全部 图书 期刊 报纸 图片 视频 文库 网页
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相关搜索词
西汉以前新疆和中原地区历史关系考索
作者: 王炳华  来源:先秦、秦汉史 年份:1984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系统的分析,是目前新疆历史研究中有待加强的一个薄弱环节。
临沂人与两汉儒学
作者: 王瑞功  来源:东岳论丛 年份:1989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忠孝节义"等沉重的历史包袱.目前临沂摆在人们面前的一个严酷的现实:一方面是以儒学为主体的古老文明、古老的传统,一方面是落后的经济、原始的的荒山秃岭.儒学与临沂人是怎样一种关系?儒学的历史功过如何评说?今天应如何看待儒学文化的作用?请读《临沂人与两汉儒学》.
从楚的历史发展看楚与中原地区的关系
作者: 舒之梅 吴永章  来源:江汉论坛 年份:1980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记·楚世家》,楚为芈姓,其始祖为季连;季连以下过了两代,“其后中微,或在中国,或在蛮夷,弗能纪其世。”
壮语中古汉语借词及汉越语与平话的关系
作者: 蓝庆元  来源:复印报刊资料(语言文字学)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壮语中古汉措词、汉越语和平话的读法相似,应有共同的来源。中古时华南和西南地区曾经流行着内部比较一致的汉语方言,这种方言可能是平话的祖方言,是壮语中古汉措词、平话、汉越语的借源。这种古方言内部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这可以解释3种语言中的一些不一致的地方。
从内蒙古文物探索历史上北方民族与汉族的关系
作者: 盖山林  来源: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3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解放后,在内蒙古各地出土了成千上万件属于各个历史时期各个民族的历史文物。综观这些文物,有两个显著的特点:其一,这些文物与中原及其它地区的文物相比,有明显的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这种文化上的特异之点,反映了我国古代北方游牧人的历史创造及其在
伟大祖国的历史文化是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对汉族与少数民族
作者: 彭大雍  来源: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4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发展社会主义的民族关系,是意义重大的一个研究课题。
藏汉历史发展“共振”现象浅议
作者: 明珍  来源:理论学刊 年份:2000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藏汉历史发展“共振”现象浅议
东汉社会内部的主要矛盾
作者: 王思治  来源:史学月刊 年份:1960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将是评价曹操必然要接触到的问题。我和其他两位同志合写的《曹操的主要功罪》(见5月14日光明日报)一文,正是从这样的认识出发的。这里,只打算专门就东汉末年社会内部的主要矛盾,谈一点个人的粗浅看法。
试析忽必烈定都大都之原因
作者: 王浩  来源: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试析忽必烈定都大都之原因○王浩公元1260年,元世祖忽必烈在开平称帝,至元八年(1271年)建国号为元,至元九年迁都大都。从此,大都开始了其作为有元一代唯一正都的历史。都城在那个生产力低下的时代,不仅仅意味着是一个国家的政治中心,而且还一定是经济中心...
游牧部族对封建制度广泛确立所起的历史作用
作者: 安长春 尹元超  来源:武汉大学学报 年份:1985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有人认为,封建制度在形成过程中受到游牧或半游牧部族原始社会后期社会关系的影响,是西欧国家的特殊现象。事实上,公元最初几个世纪,游牧或半游牧部族的大迁徙浪潮席卷亚洲、欧洲和北非广大地区,东西方许多国家,尤其是主要国家封建制度的形成,都不同程度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