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图书 报纸 期刊 图片 视频 新闻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音频
首页>古海丝>科学技术>印刷术>报纸>  瑞安“活字印刷术”有了保护伞

瑞安“活字印刷术”有了保护伞

日期:2010.11.17 点击数:15

【类型】报纸

【副标题】被联合国列入“急需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作者】付瑛 

【报纸名称】温州晚报

【日期】2010-11-17

【地址】地址

【报纸名称id】320700000230

【摘要】付瑛本报讯11月15日,在肯尼亚首都内罗毕举行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五次会议上,以瑞安活字印刷术为申报主体的“中国活字印刷术”通过审议,成功入选2010年联合国“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此次入选世界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共四项,其中中国有三项入选,分别是《中国水密隔

【全文】

付瑛

本报讯 11月15日,在肯尼亚首都内罗毕举行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五次会议上,以瑞安活字印刷术为申报主体的“中国活字印刷术”通过审议,成功入选2010年联合国“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此次入选世界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共四项,其中中国有三项入选,分别是《中国水密隔舱福船造船技术》、《中国活字印刷术》、《麦西热甫》。

中国人毕昇于公元1041—1048年间发明了活字印刷术。公元1298年王祯创制了木活字。活字印刷术是在小木块上刻出凸起的单字,然后按照付印的稿件,拣出所需要的单字,组合排成一个版面而施行印刷的方法。采用活字印刷,一书印完之后,印版拆散,单字仍可用来排其他的书版。活字印刷术的发明对推动世界文明进程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见证着中国古代的伟大发明。目前,这种古老的活字印刷术至今在浙江省瑞安市传承和使用。它是世界已知仅存的最古老的印刷技艺,被誉为印刷“活化石”。

瑞安活字印刷术采用木活字印刷技艺,由元代人王祯于公元1298年创制,20年后,瑞安市东源村王氏家族祖先王法懋开始应用木活字编印宗谱,从此这项技艺在王氏家族中世代传承下去。清乾隆元年,王法懋的一支后裔迁徙至瑞安市东源村,此项技艺作为王氏家族众多成员的主要谋生手段世承不衰,一直延续至今。

瑞安活字印刷工艺考究,印刷所需字模由民间技人选用瑞安本地上等棠梨木镌刻而成,镌刻后的字体采用阳版反体汉字,然后着墨刷印,装订成古色古香的线装书籍。瑞安活字印刷术印刷工艺复杂,先后经过捡字—排版—校对—研墨—上墨—刷印—盖红圈—划支系—填字—折页—草订—切稿—装订—封面等工序,加上刻字等方面,共近20道工序。

目前,随着工业化、信息化进程的加快,高科技印刷技术的大量应用,促使这项古老的印刷技术面临着消亡的境地,加上活字印刷术现今应用范围不广,仅在谱牒印刷得以延存。因此,众多民间技人纷纷转行,致使现存从事活字印刷术的传承人急剧减少。目前,瑞安从事木活字印刷术的传承人仅有20余人,已大都上了年纪,急需保护。

2002年,时任瑞安市旅游局局长的黄友金意识到瑞安木活字印刷术存续的文化与旅游价值,立即投入大量人力、财力,在瑞安市平阳坑镇东源村建立了“中国木活字印刷文化村展示馆”,对瑞安木活字进行了有效的保护,扩大了影响。2007年调任瑞安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局长后,极力把木活字印刷逐级向上进行申报,得到了各级支持。2008年,瑞安木活字印刷术成功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2008年底,在文化部重视下,代表中国活字印刷术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进行申报“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是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03年10月通过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设立的,它与“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主要区别于列入此名录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那些尽管在社区或群体的努力保护下,存续状况仍然受到威胁的文化遗产,申报国家需要承诺制订专门的保护计划。据了解,瑞安市市委、市府计划以此为契机,继续加大保护力度,将打造“中国活字印刷术展示基地”。

【全文挂接】 获取全文

3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