契丹活字印刷术可能早于毕昇
【类型】报纸
【副标题】“契丹文明密码文化研讨会暨契丹文物展”在京举行
【报纸名称】东方早报
【日期】2010-06-23
【地址】地址
【报纸名称id】320700000372
【摘要】本次展出的契丹文活字是用岫岩玉石精雕制成的金代“承安宝货军银”系首次展出北宋毕昇泥活字印刷术的发明,是印刷史上公认的一次伟大革命。昨天,由《DEEP中国科学探险》杂志社主办的“契丹文明密码文化研讨会暨契丹文物精品展览会”在北京举行。此次展览上,收藏者推测,契丹文印刷用活字制成时间可能在辽圣宗统治时期
【全文】
本次展出的契丹文活字是用岫岩玉石精雕制成的 金代“承安宝货军银” 系首次展出北宋毕昇泥活字印刷术的发明,是印刷史上公认的一次伟大革命。昨天,由《DEEP中国科学探险》杂志社主办的“契丹文明密码文化研讨会暨契丹文物精品展览会”在北京举行。此次展览上,收藏者推测,契丹文印刷用活字制成时间可能在辽圣宗统治时期,早于毕昇泥活字的发明时间——如果推测得到验证的话,有可能将我国发明活字印刷术的时间提早至少30年。早报记者 陈静思
“早于毕昇”尚是推测
昨天的展会展出了一箱1440个契丹文活字。
该活字的收藏者——原辽宁省文物民间收藏研究会常务副会长、钱币学家裴元博告诉早报记者:“活字共9箱81盘字,总字数12960个,是用岫岩玉石精雕制成。”
裴元博说:“从包浆、钙化程度看,活字雕成时间至少在千年以上。”他还根据一系列线索和细节推测活字的制成时间至少在统和年间(公元983-1012年),即辽圣宗统治时期。他表示,如果这个推测可以得到证实,与北宋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相比,中国活字印刷术的发明时间至少会提早30年。
根据目前公认的史料记载,活字印刷术由毕昇在宋仁宗庆历年间(公元1041-1048年)发明。当时,毕昇总结了历代雕版印刷的丰富的实践经验,经过反复试验,制成了胶泥活字,实行排版印刷,完成了印刷史上一项重大的革命。
契丹活字量大成体系
裴元博认为,从这一套契丹文活字可以看出,活字数量庞大,制作工艺较高,契丹文是一套完整的文字体系。
1922年6月21日,一位名叫克尔文的比利时传教士,在内蒙古巴林右旗发现一块石碑上刻满了奇怪文字——契丹文。但一直以来,神秘的契丹文字,鲜有人能破解,这也使得我国史学界对于辽金的研究一度搁置不前。
据裴元博介绍,依照创造年代不同,契丹文有小字、大字之分。契丹小字是借用了回鹘文的拼音方法和汉字的反切法而创造出来的拼音文字。
契丹大字是契丹人长期与汉人生活融合过程中,先是用隶书增添笔画,借用偏旁部首,组成了“胡字”,再在“胡字”的基础上整理出的。民间一般使用小字,大字用在国书、印章等正式场合。
契丹族是我国历史上一个古老而强大的民族,历史约1400余年,它所建立的遥辇汗国、大契丹国(即辽朝)、北辽国、西辽国、东辽国、后辽国等契丹政权,绵延500余年。契丹还创立了自己的文字,并将汉文化、契丹、女真等多民族文化成功融合。
裴元博说,目前国内研究契丹文的专家少之又少,将考虑引入金融资本,通过科技手段尽快确定活字年代,推动契丹文化研究。
军用货币改写
《金史》错讹
此外,昨天的展览还展出了一组从辽至清的军用钱币。其中,目前最早最完整军用货币——金代“承安宝货军银”系首次展出。
据介绍,我国古代明确标明“军用”的钱币,最早出现于辽道宗大康年间铸造的“大康通宝”,军用钱币一直使用至民国。
“承安宝货军银”是金朝皇帝金章宗完颜璟于承安二年(公元1197年)铸造颁行的,包括1两至50两共10枚套币,是我国最早的有年号、货币名称、固定重量即固定面值、制造发行单位、押记即防伪标记、等级系列、与其他货币有固定兑换比率,并以国家名义强制颁行的银铤形货币。
早报记者昨天了解到,这套10枚金代“承安宝货”银铤币,由1两、1两半、3两、5两、10两、12两半、15两半、22两半、25两半、50两十个等级组成。币形两端为圆弧,中间束腰,面大底小,呈梯状的板形铤;表面略内凹,上端横錾制造年号“承安”二字。
据《金史》记载,承安宝货“一两至十两分五等,每两折钱两贯”。昨天,在场专家指出,出土实物证明,真实的分等应是“一两至五十两分十等”,同时,这样才能使“每两折钱两贯”。这也说明,“承安宝货军银”的发现,将改写《金史》记载中的错讹。
【全文挂接】 获取全文
- 1、新型印刷术让3D打印活起来 作者:余建斌 年份:2015
- 2、王祯《农书》与木活字印刷术 作者:陈红彦 年份:2011
- 3、《梦溪笔谈》:关于活字印刷术的最早记载 作者:刘明 年份:2008
- 4、版纹防伪——成本最低的防伪印刷术 作者:杨晓芳 年份:2002
- 5、走进生活的印刷术-无版数码印刷 作者:俞铭钦 年份:1999
- 6、故宫博物院胜诉仿真印刷术专利案:被告不服一审判决,已提起上诉 作者:薛飞,肖悦 年份: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