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图书 报纸 期刊 图片 视频 新闻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音频
首页>古海丝>科学技术>印刷术>报纸>  传统印刷术走出“深闺”待“后生”

传统印刷术走出“深闺”待“后生”

日期:2009.03.05 点击数:12

【类型】报纸

【报纸名称】中国新闻出版报

【日期】2009-03-05

【地址】地址

【报纸名称id】320700001318

【摘要】在2月份举办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技艺大展上,江苏扬州雕版印刷、四川德格印经院藏族雕版印刷、上海朵云轩木版水印、陕西凤翔木版年画……这些平日里“藏在深闺人未识”的传统印刷技艺,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鲜活地展现在人们眼前,不禁让人感叹我国古老印刷文化的不息生命。同时,我国印刷历史文化的保护和传承也

【全文】

在2月份举办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技艺大展上,江苏扬州雕版印刷、四川德格印经院藏族雕版印刷、上海朵云轩木版水印、陕西凤翔木版年画……这些平日里“藏在深闺人未识”的传统印刷技艺,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鲜活地展现在人们眼前,不禁让人感叹我国古老印刷文化的不息生命。同时,我国印刷历史文化的保护和传承也成为一个焦点话题。

这些印刷技艺多数为手工技艺,工艺复杂,生产成本高,应用范围小。如,四川德格印经院藏族雕版印刷主要用于印制藏文经书,江苏扬州雕版印刷主要用于印制线装书,浙江瑞安木活字印刷多用于印制家谱。随着现代激光照排技术的兴起,这些印刷技艺的市场空间越来越小。这些因素使得这些古老的印刷技艺后继乏人。据了解,目前能掌握德格印经院的雕版印刷技艺只有50多人,能掌握浙江瑞安木活字印刷全套技艺的仅有几十人,江苏雕版印刷技艺传承机构的扬州广陵古籍刻印社也仅有十余人能掌握这项技艺。

扬州广陵古籍刻印社社长陆文彬感叹:“有谁愿意做这种老古董呢?年轻人不愿意学这个,因为他们不知道学了将来能做什么,看不到发展前途。再者,学这项技艺要先坐3年冷板凳,很枯燥,薪水也不高,一个学徒的月薪只有800块钱。现在我们的师傅的年龄都在50岁左右,如果招不到年轻学员,我担心再过10年、20年人才就会断档。”

如何传承和保护好传统的印刷技艺?陆文彬介绍了一些江苏雕版印刷的传承经验。他说,该社采用两种方式传承江苏雕版印刷技艺:一是师带徒传承。该社2007年设立了雕版传习所,请了些老专家,招收了学员,让老师手把手地教徒弟、搞研究,并刻印出一批精品。二是公益性传承。近两年来该社与南京莫愁湖学校、扬州高等职业技工学校联合办班,开设了雕版印刷课程,培养学生200多名。

陆文彬呼吁,国家应从政策层面扶持雕版印刷技艺。他说:“我们社现在的税负很重,我们现在执行的是17%的增值税税率,而出版、发行单位都是13%。”另外,陆文彬建议文化部和财政部主办的“善本再造”工程能支持一下雕版印刷技艺。他说:“这些善本多是宋元版的,这个工程目前用现代的影印版印刷,而不是用原汁原味的雕版印刷。如果能用手工印刷、手工宣纸、手工装订,不仅可以传承技艺,而且可以保存版片给后人。”

【全文挂接】 获取全文

3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