雾渡河镇:茶叶经济趟出致富路
【类型】报纸
【报纸名称】三峡晚报
【日期】2015-05-12
【地址】地址
【报纸名称id】320700001332
【摘要】位于夷陵区西北边陲的雾渡河镇靠山吃山,向山要效益。他们抓住高效生态农业建设重点,以农民增收为核心,坚持茶叶主导地位不动摇,打造统筹发展的绿色引擎,使之逐渐成为现代农业的主导产业和促进农民增收致富的富民产业。截至目前,全镇茶叶种植面积达到2.9万亩,其中采摘面积为2万亩,茶叶加工企业17家,实现茶叶总
【全文】
位于夷陵区西北边陲的雾渡河镇靠山吃山,向山要效益。他们抓住高效生态农业建设重点,以农民增收为核心,坚持茶叶主导地位不动摇,打造统筹发展的绿色引擎,使之逐渐成为现代农业的主导产业和促进农民增收致富的富民产业。
截至目前,全镇茶叶种植面积达到2.9万亩,其中采摘面积为2万亩,茶叶加工企业17家,实现茶叶总产值3500万元。通过发展茶产业,走出了一条富民强镇的特色之路。
“真金白银”支持茶叶发展
茶叶是雾渡河镇茶农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为促进茶叶产业发展,雾渡河镇建立了党政班子联系制度。开通“茶农免费服务车”,为茶农售茶、茶厂收茶提供便利,帮助解决茶叶生产、销售中的问题,用实实在在的“真金白银”支持企业发展。
从2014年开始,雾渡河镇连续扶持配套建设3家日加工鲜叶万斤的茶叶加工厂,每个配套扶持资金9万元。雾渡河镇观音堂村茶叶加工厂改造工程验收合格,镇政府一次性给予奖励8万元资金。扶持雾源茶叶专业合作社对厂房、加工设备进行改造升级,升级后可年加工茶叶100吨。
除了真金白银支持茶叶企业发展,镇政府还牵头搭建茶农售茶“流动平台”,帮助解决茶农销售问题。
目前,雾渡河镇形成了以萧氏科技园、宜昌东方昌绿茶叶加工厂为龙头,以观音堂、马卧泥、龚家河三个区域性茶叶加工厂为支撑的茶叶加工布局和“加工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产业发展模式。
机械采茶覆盖面积1万多亩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茶叶生产更是如此。为提高茶叶种植技术水平,雾渡河镇围绕茶叶实用技术,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目标,先后举办茶叶栽培、采摘、蔬菜种植等各类农技培训班6个,开展各项技术培训40场次,参训人员达5000余人。以新型农民科技培训项目为载体,培训科技示范户60户,示范带动1200户,示范面积近5000亩,新品种、新技术、新机具、新模式等得到了很好的示范推广。
为从根本上缓解劳动力缺乏,加上人工采摘体力强度大的矛盾,镇政府筹资20万元对全镇茶叶田间作业机械给予补助和奖励,以加速茶叶管理和采摘的机械化,提高茶叶产出率及产出质量。
目前,雾渡河镇已完成茶叶修剪机和茶叶采摘机配置265台,购机农民享受国家农机购置补贴8万多元,享受镇专项补贴17万多元。耕作机械、植保机械、修剪机械、采茶机械“四机”应用集成技术体系,示范、推广累计达到30000亩茶园,覆盖茶叶面积1万多亩,1000多户茶农直接受益。
贫困村走上致富路
通过发展茶叶,过去没有产业支撑的贫困村走上了致富之路。
龚家河村原是省级贫困村,近几年不断深化产业结构调整,农业主导产业不断壮大。全村茶叶总面积达到3300亩,占全村总耕地面积的66%。全村萧氏龚家河茶叶加工厂、青茶园茶叶加工厂均运行良好,全年收购鲜叶达10万公斤以上,带动茶农人均增收300元。
马卧泥村是省定贫困村,山大人稀,地势偏僻,产业效益不高。2011年通过引进雾源茶叶加工厂后带动茶叶销售,收购鲜叶达30万元,2012年可实现60万元,增加了农民现金收入,农民人均收入也由2009年的4500元上升为2012年的7540元。
东方昌绿茶业公司日加工鲜叶1万多斤机械采茶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
本报记者杨银凯 通讯员王家青
雾渡河镇茶叶种植面积已达3万亩
【全文挂接】 获取全文
- 1、安徽霍山因地制宜促进县域茶叶经济发展 作者:王少武 年份:2010
- 2、我市成苏申办中国茶叶经济年会 作者:黄勇 年份:2008
- 3、茶叶经济成为雷山农民增收主导产业 作者:潘国雄 年份:2008
- 4、南平“茶叶经济”成地方税收增长“新亮点” 作者:邓少雯 年份:2008
- 5、名山工商 积极服务 力促茶叶经济发展 作者:李德菊刘世杰 年份:2010
- 6、浙江 丘陵山区机械化打造茶叶经济 作者:李乐 年份: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