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图书 报纸 期刊 图片 视频 新闻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音频
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报纸(3)
按栏目分组
古海丝 (3)
按年份分组
2017(3)
按来源分组
人民政协报(3)
相关搜索词
讲好新丝路故事
作者: 于运全 孙敬鑫  来源:人民政协报 年份:2017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五月五日,新华社推出《你好,一带一路》系列微视频“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召开在即,世界的目光再次聚焦北京。国际社会希望通过“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了解更多中国方案,汲取更多中国智慧。以此为契机,我们要秉持行胜于言、言行一致的理念,在扎实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同时,讲述好丰富多彩的“一带一路
全文:

五月五日,新华社推出《你好,一带一路》系列微视频

“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召开在即,世界的目光再次聚焦北京。国际社会希望通过“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了解更多中国方案,汲取更多中国智慧。以此为契机,我们要秉持行胜于言、言行一致的理念,在扎实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同时,讲述好丰富多彩的“一带一路”故事,加强沿线人文交流,务实推动民意相通,为“一带一路”建设营造更友好的软环境。

以弘扬丝路精神为主线,讲有底蕴的“一带一路”故事。2000多年的丝绸之路不仅是商贸之路,更是文化交流之路。要弘扬“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路精神,讲好丝路故事。2016年8月底开始,中央电视台播出了上百集特别节目《一带一路》,既讲古老传说,也讲新鲜故事,既讲中国的故事,也讲沿线国家的故事,对“一带一路”进行百科全书式的报道。我们希望中国媒体能有更多这样的讲述。在中外共建“一带一路”过程中,涌现出一大批代表性项目和案例,如中巴经济走廊、缅甸的皎漂深水港、马中关丹产业园、斯里兰卡科伦坡港口城,等等,这些项目实实在在地体现了丝路精神在当代的传承和发扬。

用融通中外的话语,讲易接受的“一带一路”故事。为了纠正误解、增信释疑,国内相关政府部门、政策及学术研究界、企业界、媒体界在对外介绍时,需要围绕“一带一路”的几个基本问题形成共识,牢牢掌握“一带一路”对外传播的话语主导权。由中国翻译协会、中国翻译研究院组织编写的《中国关键词:“一带一路”篇》以15个语种对外正式出版发布,向国际社会准确描绘了“一带一路”的全景,有效把握“一带一路”倡议的对外定义权和解释权。青年人是当前对中国了解兴趣最高、态度最友好的群体,我们要发挥年轻人和新媒体的力量,充分运用现代流行方式,与他们进行交流对话。

动员组织各方力量,讲有声势的“一带一路”故事。在“一带一路”倡议对外传播过程中,政府、企业、智库、媒体四大主体缺一不可。实际上,在“一带一路”研究问题上,国内很多智库和专家学者已经频频走入国际舆论场,主动与他们开展对话交流。我们应该鼓励更多有国际影响力的“一带一路”智库走出去。对于媒体来讲,一要加强内容建设,发掘更多更好的内容,为讲好中国故事提供充足素材;二要加强技术引领,特别是在技术融合领域做出积极探索;三要做好跨文化传播工作,主动贴近国际受众,发掘外国人喜爱的“一带一路”故事。

加强研究和调研,讲有针对性的“一带一路”故事。据不完全统计,近三年来,国内主要高校和研究机构建立了300多个“一带一路”研究中心或研究院,出版了400多本“一带一路”的主题图书,也有不少专门研究讲好“一带一路”故事的图书。但整体来看,存在低水平重复建设、高水平成果欠缺等问题。鉴于此,可考虑在国家层面建立专门的“一带一路”研究院,统筹国内资源,搭建决策需求、市场需求与研究供给的稳定平台,重点做好基础性、前瞻性和应用性研究,提高有效服务决策能力。组织专业机构开展“一带一路”舆论监测评估研究,动态跟踪最新舆论动态,及时与“一带一路”建设的实际步伐对表,做好效果评估与反馈。

加强对外交流,讲有互动的“一带一路”故事。智库是知识、智慧和观点的集散场所,媒体是这些观点和信息的传播渠道。在一定程度上,智库和媒体决定了普通民众能够听到什么、看到什么。因此,我们需要进一步加强与沿线国家智库和媒体的对话交流,围绕各方共同关心的问题,合作开展研究和报道,更加重视海外智库提出的各类意见建议。2015年4月,中央对外联络部牵头成立了“一带一路”智库合作联盟,截止到2017年4月,该联盟已经吸收了30多家沿线国家的智库。这种中外智库对话、合作的趋势需要继续扩大,通过合作开展课题研究、合作培养人才等形式,密切与相关国际智库和海外专家的联系。

相信这次“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的召开,必将为我们加强与海外的共商、共建、共享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一带一路”的故事也会在沿线国家得到更好传播。

(作者单位:中国外文局对外传播研究中心)

讲好新丝路故事
作者: 于运全 孙敬鑫  来源:人民政协报 年份:2017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五月五日,新华社推出《你好,一带一路》系列微视频“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召开在即,世界的目光再次聚焦北京。国际社会希望通过“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了解更多中国方案,汲取更多中国智慧。以此为契机,我们要秉持行胜于言、言行一致的理念,在扎实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同时,讲述好丰富多彩的“一带一路
全文:

五月五日,新华社推出《你好,一带一路》系列微视频

“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召开在即,世界的目光再次聚焦北京。国际社会希望通过“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了解更多中国方案,汲取更多中国智慧。以此为契机,我们要秉持行胜于言、言行一致的理念,在扎实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同时,讲述好丰富多彩的“一带一路”故事,加强沿线人文交流,务实推动民意相通,为“一带一路”建设营造更友好的软环境。

以弘扬丝路精神为主线,讲有底蕴的“一带一路”故事。2000多年的丝绸之路不仅是商贸之路,更是文化交流之路。要弘扬“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路精神,讲好丝路故事。2016年8月底开始,中央电视台播出了上百集特别节目《一带一路》,既讲古老传说,也讲新鲜故事,既讲中国的故事,也讲沿线国家的故事,对“一带一路”进行百科全书式的报道。我们希望中国媒体能有更多这样的讲述。在中外共建“一带一路”过程中,涌现出一大批代表性项目和案例,如中巴经济走廊、缅甸的皎漂深水港、马中关丹产业园、斯里兰卡科伦坡港口城,等等,这些项目实实在在地体现了丝路精神在当代的传承和发扬。

用融通中外的话语,讲易接受的“一带一路”故事。为了纠正误解、增信释疑,国内相关政府部门、政策及学术研究界、企业界、媒体界在对外介绍时,需要围绕“一带一路”的几个基本问题形成共识,牢牢掌握“一带一路”对外传播的话语主导权。由中国翻译协会、中国翻译研究院组织编写的《中国关键词:“一带一路”篇》以15个语种对外正式出版发布,向国际社会准确描绘了“一带一路”的全景,有效把握“一带一路”倡议的对外定义权和解释权。青年人是当前对中国了解兴趣最高、态度最友好的群体,我们要发挥年轻人和新媒体的力量,充分运用现代流行方式,与他们进行交流对话。

动员组织各方力量,讲有声势的“一带一路”故事。在“一带一路”倡议对外传播过程中,政府、企业、智库、媒体四大主体缺一不可。实际上,在“一带一路”研究问题上,国内很多智库和专家学者已经频频走入国际舆论场,主动与他们开展对话交流。我们应该鼓励更多有国际影响力的“一带一路”智库走出去。对于媒体来讲,一要加强内容建设,发掘更多更好的内容,为讲好中国故事提供充足素材;二要加强技术引领,特别是在技术融合领域做出积极探索;三要做好跨文化传播工作,主动贴近国际受众,发掘外国人喜爱的“一带一路”故事。

加强研究和调研,讲有针对性的“一带一路”故事。据不完全统计,近三年来,国内主要高校和研究机构建立了300多个“一带一路”研究中心或研究院,出版了400多本“一带一路”的主题图书,也有不少专门研究讲好“一带一路”故事的图书。但整体来看,存在低水平重复建设、高水平成果欠缺等问题。鉴于此,可考虑在国家层面建立专门的“一带一路”研究院,统筹国内资源,搭建决策需求、市场需求与研究供给的稳定平台,重点做好基础性、前瞻性和应用性研究,提高有效服务决策能力。组织专业机构开展“一带一路”舆论监测评估研究,动态跟踪最新舆论动态,及时与“一带一路”建设的实际步伐对表,做好效果评估与反馈。

加强对外交流,讲有互动的“一带一路”故事。智库是知识、智慧和观点的集散场所,媒体是这些观点和信息的传播渠道。在一定程度上,智库和媒体决定了普通民众能够听到什么、看到什么。因此,我们需要进一步加强与沿线国家智库和媒体的对话交流,围绕各方共同关心的问题,合作开展研究和报道,更加重视海外智库提出的各类意见建议。2015年4月,中央对外联络部牵头成立了“一带一路”智库合作联盟,截止到2017年4月,该联盟已经吸收了30多家沿线国家的智库。这种中外智库对话、合作的趋势需要继续扩大,通过合作开展课题研究、合作培养人才等形式,密切与相关国际智库和海外专家的联系。

相信这次“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的召开,必将为我们加强与海外的共商、共建、共享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一带一路”的故事也会在沿线国家得到更好传播。

(作者单位:中国外文局对外传播研究中心)

讲好新丝路故事
作者: 于运全 孙敬鑫  来源:人民政协报 年份:2017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