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图书 报纸 期刊 图片 视频 新闻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音频
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报纸(3)
按栏目分组
古海丝 (3)
按年份分组
2008(1)
2001(2)
按来源分组
中国新闻出版报(1)
东方烟草报(1)
社会科学报(1)
相关搜索词
战争将造纸术带到西方 纸钞等帮印刷术传遍欧洲
作者: 张伟  来源:东方烟草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1450年,德意志人古腾堡(右一)改良了中国的活字印刷术。编者按8月8日晚,第二十九届奥林匹克运动会在北京开幕,开幕式上表演的“四大发明”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国古代四大发明对世界产生了深远影响。不过,它们是怎样走向世界的?西方人是怎样学到这些技术的?“史海”版分两期为读者朋友揭开四大发明的外传
全文:

1450年,德意志人古腾堡(右一)改良了中国的活字印刷术。

编者按8月8日晚,第二十九届奥林匹克运动会在北京开幕,开幕式上表演的“四大发明”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国古代四大发明对世界产生了深远影响。不过,它们是怎样走向世界的?西方人是怎样学到这些技术的?“史海”版分两期为读者朋友揭开四大发明的外传之谜。

中国难民将造纸术带至朝鲜

在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中,造纸术是最早传播到其他国家的。

两汉交替之际,大批中国百姓为避乱涌入朝鲜半岛,造纸技术随之传到那里。20世纪60年代,考古工作者在朝鲜半岛的一处古墓中发现了带有西汉永始三年(公元前14年)字样的纸张,这是有确切年代可考的中国造纸术外传的最早明证。

在从中国三国时期至唐朝这段时间里,朝鲜半岛上的新罗、百济等国一直充当中国文化向日本传播的桥梁。中国的造纸等技术就是由朝鲜半岛诸国传至日本的。中国的造纸技术也先后传到了越南、柬埔寨等地。

阿拉伯帝国俘虏中国造纸匠

公元751年,唐朝大将高仙芝率军与大食(阿拉伯帝国)将军沙利会战于中亚重镇怛逻斯(今哈萨克斯坦的江布尔)。激战中,由于唐军中的西域军队发生叛乱,唐军战败。怛逻斯之战后,唐军中的部分造纸工匠被阿拉伯军队俘虏。沙利将这些工匠带到中亚重镇撒马尔罕(今为乌兹别克斯坦第二大城市),让他们传授造纸技术,并建立了阿拉伯帝国第一个生产麻纸的造纸场。

从此,撒马尔罕成为阿拉伯人的造纸中心。公元794年,在中国工匠的指导下,阿拉伯帝国在都城巴格达(今为伊拉克首都)建立了新的造纸场。此后,阿拉伯帝国的一切政府文书、档案均书写在纸制品上。

随后,源自中国的造纸术随着阿拉伯大军迅速传到了叙利亚、埃及、摩洛哥、西班牙和意大利等地。

欧洲画师从中国偷走造纸术

中国造纸术传入欧洲前,欧洲人都是将文字书写在羊皮上,这极大地限制了文化信息的传播。造纸术的西传对欧洲教育、政治、商业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1276年,意大利半岛中部的蒙地法诺地区建立了意大利第一家生产麻纸的造纸场。此后不久,欧洲人开始改良造纸技术,但直至17世纪欧洲的造纸技术还只能达到中国宋代的水平。

为了解决欧洲纸张质量低劣的问题,法国财政大臣杜尔阁曾希望利用驻北京的耶稣会教士刺探中国的造纸技术。乾隆年间,供职于清廷的法国画师、耶稣会教士蒋友仁将中国的造纸技术画成图寄回了巴黎,中国先进的造纸技术在欧洲广泛传播开来。1797年,法国人尼古拉斯·路易斯·罗伯特成功发明了用机器造纸的技术。从此,中国的造纸术被欧洲超过了。

纸钞等促使印刷术广泛传播

造纸术发明之后,随着古代中国经济文化的发展,人们对以书籍为载体的文字信息的需要大大增加。于是,中国人发明了雕版印刷术。

公元645年,日本发生“大化改新”,随后开始向唐朝派遣唐使和留学生,全方面学习中国的儒家文化和先进技术,雕版印刷术也在这时传到了日本。公元983年,立国不久的北宋王朝应高丽王朝的请求,将两套佛经《开宝藏》赠送给高丽,中国刻字工匠有可能在此时进入了朝鲜半岛。后来,高丽又派人专门到中国学习雕版印刷术,培养了朝鲜第一批印刷工匠。

公元14世纪,朝鲜人在阅读中国宋代科学家沈括的科技著作《梦溪笔谈》时,不仅了解到中国人毕昇发明了陶活字,还从中掌握了中国的活字印刷术。

几乎是在造纸术西传的同时,阿拉伯人也接触到了中国的雕版印刷术。令后人感到不解的是,雕版印刷术并没有像造纸术一样在阿拉伯地区传播开来。有一种说法认为,阿拉伯人误以为中国人在印刷时使用猪鬃制成的刷子给印版上墨,认为用这种方法印刷《古兰经》会亵渎神明,因而影响了雕版印刷术在阿拉伯地区的传播。

由于蒙古人在其征服地区广泛使用纸钞,因而作为纸钞的印刷方法,活字印刷术也顺着丝绸之路西传至西亚、北非一带,随后又传入了欧洲。除纸钞外,纸牌和宗教画也促使了印刷技术在欧洲的传播。

德技师改良活字印刷术

元朝时期,欧洲人沿丝绸之路来到中国,学会了使用木活字。由于欧洲人使用的拉丁字母结构简单,且只有26个字母,比汉字更适合活字印刷。但拉丁字母字形圆润,刻字时不易下刀,因而欧洲人研究改进活字印刷工艺的动力更为强劲。

1450年,德意志人古腾堡在美因茨城的工厂中发明了哥特体拉丁文金属活字印刷技术,解决了长期困扰欧洲人的字形问题。1462年,美因茨发生动乱,工厂在战火中被毁,印刷工流落到德意志各地。后来,古腾堡改进的金属活字印刷术从德意志逐渐传播到欧洲各地。

1590年,意大利耶稣会教士范礼安从中国澳门到日本传教,把西洋印刷工和西文活字印刷设备带到长崎。范礼安在日本刊印了一些西文和日文书籍,但由于日本政府禁教,没有对日本产生多少影响。1592年,丰臣秀吉发动战争侵略朝鲜。日军在朝鲜看到工匠用活字印刷书籍,遂将书籍和数以万计的铜活字,连同铸字工匠一同掠回了日本。从此,日本有了活字印刷术。

据《环球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