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银斌认为,“一带一路”不只是一种对外开放新战略。
南都记者 徐文阁 摄
南都讯 记者肖云龙 随着“一带一路”概念的火爆,对其解读也变得花样繁多。那么,“一带一路”政策其中所带来的含义到底是什么?又应该怎样去解读?昨日,察哈尔学会秘书长、高级研究员,中国外文出版发行事业局《公共外交季刊》编辑部副主任柯银斌做客南都公众论坛,对“一带一路”政策提出自己独特的见解。
“单独现代化已走到了尽头”
柯银斌认为,现在大部分人讨论“一带一路”,都认为其是一种对外开放的新战略,也是一种国际的公共产品,这些观点都是正确的,但如果对“一带一路”的理解仅限于以上两点却是远远不够的,“一带一路”还应该是一种共同现代化的概念。
在柯银斌看来,“一带一路”与全球现代化有着密切的联系。他认为,传统现代化是一种单独现代化、独享型现代化,使用大量的全球不可再生资源,不仅打破人类生存环境的均衡,还由于其独享性,导致全球各国差距越来越大,单独现代化如今已经走到了尽头,随之而来的便是共同现代化的到来。
“共同现代化才能实现整体现代化”
什么是共同现代化?在柯银斌看来,共同现代化是中国乃至全球未来的现代化发展道路与方向。有别于传统现代化,共同现代化强调的是“共同”二字,就是由若干个国家共同推进的现代化,其目标是实现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共同的利益。“一带一路”便是共同现代化的一种创新型的实践。“一带一路”的指导原则中的共商共建共享,同时也是“共同现代化”的核心理念。
柯银斌认为,中国只有走共同现代化的道路才能实现整体的现代化,改革开放至今30多年的历史,走到今天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中国的现代化还只是实现了局部的现代化,还没有整体实现。13亿人要走现代化道路绝不能再走传统现代化道路,因为全球根本没有足够的不可再生资源可供使用。如今,“一带一路”的出现正好引导了人们走向共同现代化的正确道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