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10月17日专电(记者周玮)由中国美协、中国国家画院、中国美术馆主办的“丝绸之路——从写实到写意杨晓阳美术作品展”,将于10月27日至11月6日在中国美术馆举办。
此次展览是国家画院院长杨晓阳的首次个人大型展览。17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主办方介绍,展览分为4个单元,展出其30年来关于丝绸之路题材的作品350件,包括速写/写生260件、主题创作20件、重彩画30件、水墨画40件,多角度阐释丝绸之路的文化意涵。值得一提的是,其2016年创作的31米水墨长卷《社火》也将亮相。
杨晓阳关于丝绸之路主题的创作始自1985年,当年他骑自行车从西安出发,沿丝绸之路到达新疆,大量考察、写生、记录,创作了大量表现丝路历史、文化和民族风情的作品。此后,丝绸之路沿途多国都留下他的足迹。
于丝绸之路题材深耕拓展的过程中,杨晓阳的绘画技法也从对中国传统的继承转为中西结合,从写实转向写意。对此,美术理论家邵大箴说:“从他作品中看到用各种不同手段和方法追求写意精神所做的有益探索。他汲取传统艺术和民间艺术营养,也有广阔的国际艺术视野,赋予自己的绘画创作以具有个性的写意特色。举办此次展览以及他不遗余力提倡的写意理论,对当今中国画克服阻碍前进的弊端,应该是有益的。”
杨晓阳1958年出生于陕西西安,1979年考入西安美术学院国画系,1986年研究生毕业并留校任教,后任西美院长,2009年调任中国国家画院。
首部以全面解读 “一带一路”重大构想为主题,以“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为主线,以反映“一带一路”建设对中国及沿线国家地区带来巨大变化、造福沿线各国人民为主要内容的大型纪录片《一带一路》,日前制作完成,9月5日起在中央电视台多个频道陆续播出。
全片共分六集,分别是《共同命运》《互通之路》《光明纽带》《财富通途》《金融互联》和《筑梦丝路》。摄制组历时一年,累计行程20万公里,跨越亚、非、欧、美四大洲,运用多种创新手段对“一带一路”沿线的合作项目、重点工程、历史遗迹进行全方位、立体化拍摄,真实记录了沿线国家携手打造 “绿色丝绸之路”“健康丝绸之路”“智力丝绸之路”“和平丝绸之路”的努力与实践。 据新华社
本报讯 (记者 王嘉) 1995年10月,由北京大学教授齐东方带队的中日尼雅遗址学术考察队,在新疆尼雅遗址的一处古墓中发现了一块汉代蜀锦护臂,上面清楚地织有8个汉隶文字“五星出东方利中国”,这块蜀锦护臂后来被誉为20世纪中国考古学最伟大的发现之一。奇妙的是,当时齐教授恰好随身带着一面五星红旗,再联想到他的名字“东方”,不仅让人觉得冥冥中自有天意,而这次巧合也成为考古史上的一段佳话。那么,你是否想见见这位“传奇教授”呢?本周日下午2:30,齐东方将做客成都博物馆,为大家带来主题为《海上黎明 沉船考古新发现》的讲座。
作为我国对外交往的主要通道之一,海上丝绸之路不仅推动了沿线国家的经济发展,也促进了文化的相互交流。不过,有关海上丝绸之路的历史一直是众说纷纭,能够复原这段历史的有力证物也是零零碎碎,仿佛这样一条神秘的航线,仅仅存于古籍之中。直到2007年运送瓷器的宋代沉船“南海一号”出水,才使那段历史揭开了一角面纱。齐东方的此次主题讲座就将围绕沉船考古发现,为人们讲述海上丝绸之路的神秘故事。值得一提的是,“五星出东方利中国”蜀锦护臂复制品,以及发现于“南海一号”的“宋德化窑青白釉印花双系罐”,目前正在成都博物馆展出,大家听完讲座后再去看看这些文物,一定会有更多收获。
据了解,齐东方主要从事汉唐时期的考古、历史、文物、美术的教学与研究,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资助项目“丝绸之路考古”负责人,他常年在外做考古发掘,对考古有着发自内心的热爱,他曾有一句名言“只有荒凉的沙漠,没有荒凉的人生”,激励了无数年轻人为理想而拼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