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卫东 摄
背景资料
一带一路
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 “一带一路”不是一个实体和机制,而是合作发展的理念和倡议,是依靠中国与有关国家既有的双多边机制,借助既有的、行之有效的区域合作平台,旨在借用古代“丝绸之路”的历史符号,主动地发展与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伙伴关系,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迄今,已经有50多个国家明确表示愿意参与“一带一路”战略。
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所长郑永年:
坚持两个“特”
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所长郑永年就海南在建设旅游特区建设提出,要坚持两方面的“特”,一是政策方面的“特”,“在这方面,有待中国中央政府给予海南更多的特殊政策,有待海南用好用足各项政策。”二是海南自身特色的“特”,海南需认清自己的比较优势,找到自己的特色,从特色优势方面要发展。
郑永年认为,海南靠近东盟国家,在与东盟国家合作上拥有地理优势。同时海南正在建设国际旅游岛,不过在发展旅游业的同时,产业基础整体薄弱,“海南参与‘一带一路’要与自身的发展规划结合起来考虑。”郑永年建言,海南要积极加快以旅游业为龙头的现代服务业的开放。
郑永年称,在一些东盟国家,旅游业发展形势喜人,有些经验值得海南学习。这更要求海南走‘请进来’的路子,加强与东南亚国家的互联互通,在航线等方面加快建设。
郑永年建议,海南应该根据自身的劳动力状况、知识结构状况,科研状况等,积极发展生物制药等高新技术产业,另外可积极发展IT产业等,在发展产业的同时,保护好环境。
在“走出去”方面,郑永年提出,海南需认清自己的比较优势在哪里,思考凭借什么出去、这个出去是不是可持续的。随着资本和产能的过剩,走出去是必然,但“一带一路”走出去的主体并不是政府,而是资本,政府只是顺水推舟。
在郑永年看来,目前实践“一带一路”,需要做的还有很多。首先目前对“一带一路”的定位似乎还是经济项目,而“一带一路”应该是个全球治理、至少是区域治理的项目。
大圆银泰总裁袁顾明:
让旅游、农产品乘东风
“海南发展旅游特区,有着天然的优势。”大圆银泰总裁袁顾明称,自己每年都会来海南,对海南非常熟悉。
袁顾明说,他经常在三亚度假,非常热爱海南,海南作为热带旅游岛,其发展旅游特区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他建议,海南在打造海南特区时,一定要保持原生态的旅游开发模式,不要急功近利。随着时代的发展,乡村游将是旅游发展的重头戏,深度乡村游将成为越来越多人的选择,所以海南要好好把握当前的旅游态势,大力发展当地乡村,为打造海南旅游特区提供优质的服务。
在谈到有关“一路一带”问题时,袁顾明称,”一带一路“可以大大激活中亚和东南亚跟中国的经贸联系,提升当地的基础建设水平。同时也是促动更多有能力中国企业走出去的大战略。与此相应,亚投行就是专门为亚洲基础设施建设和互联互通而设立的。这个设想在国际市场大受追捧。海南作为“一路一带”经济圈的重要一环,地缘紧紧和南亚相连,可以通过“一路一带”这个经济平台,将本地的旅游业、农产品推出去,增大当地经济产业的国际纵深合作,从而促进当地的经济的蓬勃发展。
国家发改委城市和小城镇发展中心研究员杨禹:
要坚持自身特色
杨禹认为,海上丝绸之路的范围不仅包括海南,还包括东盟其他国家,而海南是我国深入这个地区的一个触角,因此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海南站在了开放的第一线。
谈到海南今后应朝什么方向努力,来发展建设海上丝绸之路,杨禹认为,海南目前自身的发展也在转型当中,到底要做什么不做什么也在考虑当中,海南的发展,应该把近几年发展追求的东西进行定型,而不应该因为海上丝绸之路的提出,把原来坚持的东西改变。
“海南应结合自身资源优势,规避某些方面的劣势,不应该因为海上丝绸之路的出现,变得冲动而做出一些不符合海南特征的事情。海南作为咱们整个国家海上丝绸之路的桥头堡,也不能面面俱到什么都做,关键是要像前几年那样,把握好做什么,不做什么。”杨禹说。
国务院参事室特邀研究员保育钧:
夯实基础设施和管理
“海南可千万不能失去‘一带一路’这么宝贵的战略机遇,要抓住,而且要紧紧抓住促成经济发展。”国务院参事室特邀研究员保育钧说,“一带一路”是我国和周边国家共同发展的一个概念,打破了原来传统丝绸之路的概念,在这其中,海南应全力建好国际旅游岛,充分发挥海南环境和旅游的资源优势。
曾多次到海南参会、旅游的保育钧,很喜欢海南的环境,但也清楚地看到一些不足,“海南提出要搞旅游特区,这可不是简单的事,必须要在基础设施和公共管理上下功夫,加大投入,全力把基础设施配套完善,同时公共管理的服务理念也要更新,只有让老百姓和游客感受到舒适,才称得上是真正的旅游特区。”
李铁接受媒体采访。南国都市报记者 党朝峰 摄
博鳌亚洲论坛2015年年会期间,“一带一路”成为大热词,相关话题不断升温,更围绕这一话题设置了多场分论坛。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提出打造旅游特区的海南,该如何发力,更好地参与到“一带一路”建设中去?就此,本报邀请各界嘉宾各抒己见、畅谈见解。
南国都市报记者 孙学新 党朝峰 张期望/文
博鳌亚洲论坛原秘书长龙永图:
做足生态文章
博鳌亚洲论坛原秘书长龙永图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海南建设旅游特区,要做足生态文章,良好的生态是海南发展旅游的基础和原动力。
龙永图称,在过去的几十年里,我们的经济突飞猛进,但也为此付出了沉重的环境代价。如今中国经济已经到了转型发展的关键时刻,如何把青山绿水转化为巨大的经济财富而不破坏环境,不仅应该是经济学家和环保学者研究的问题,更应该成为每个中国百姓关注的问题。
“良好的生态是海南做好旅游文章的基础和原动力,旅游业可以更好地实现保护与发展的兼容性,这在全球旅游实践中已有诸多范例。海南发展旅游特区一定要思路清晰,并且保持始终,不能摇摆。”他认为,海南要紧紧抓住旅游做文章,方法上可以借助大的具有影响力的跨国公司、国际财团,以及中国的民间资本,要形成一个好的投资模式,以及好的投资主体。
就“一带一路”这个热门话题,龙永图称,中国提出“一带一路”以互联互通为主要目的,为整个亚洲发展找到了一条明确道路,是整个亚洲发展的重大战略。事实上,博鳌亚洲论坛一直在讨论关于亚洲发展路线图问题,不断寻找合适的发展切入点。而基础设施建设,无疑是最好的切入点。“这也是为什么大家对‘一带一路’高度期待,并且得到广泛响应的原因。”
省长助理、省旅游委主任陆志远:
开发南海旅游资源
海南省省长助理、省旅游委主任陆志远表示,自古以来,海南在海上丝绸之路占据一个战略支点和节点,面对国家整个对外开放战略,面向未来发展,海南具有独特的区位优势,对海南经济、旅游、商贸、文化等发展作用非常大。
“在这个战略支点和节点的基础上,应该发挥海南的作用,是海南今后发展的一个重大战略机遇。”陆志远介绍,以发展旅游为主要方式,开发南海旅游资源,是近期建设海南建设“一带一路”发展对外开放的重要抓手。具体将发展邮轮旅游。发挥对外旅游经济发展是最简单最便捷的方式,目前也最受周边国家欢迎,双方都能够接受。据介绍,目前计划先设计邮轮旅游线路为经越南、马来西亚、新加坡、文莱、菲律宾等国家后返回海南。以后要逐渐扩展到东北亚地区的韩国、日本等国,也将把台湾、香港等地区纳入邮轮旅游范围内。
“如果东南亚和东北亚这一带邮轮游能发展起来,将像加勒比海地区、地中海地区一样,成为世界上一个新的,比较活跃的邮轮旅游经济带,将有利于中国和周边国家的发展。”陆志远说。
除了邮轮旅游外,我省还计划开发南海旅游资源,朝着开发无人岛、增加海上旅游产品设计、海上赛事运动等方向努力。
陆志远表示,旅游特区建设是国际旅游岛的升级版。“旅游业带动性强、关联产业多达上百个,而‘八大天堂’的建设,能够更好地发挥旅游业在现代服务业中的带动作用,加快旅游业与文化、卫生、商业等产业的融合发展。”
“八大天堂”已有良好的现实基础: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天然的热带雨林氧吧、亚洲最大的免税购物中心、医疗政策最开放的博鳌乐城国际医疗旅游先行区……
作为海南旅游主管部门的一把手,陆志远认为经过近几年的发展,海南旅游业最大的变化就是在乡村旅游、医疗旅游、邮轮旅游、低空游等旅游业态的丰富多样,满足了不同游客的需求,以及政府在监管上也更加严格,旅游秩序更加规范。
不过,在变化巨大的同时,陆志远也认为海南旅游仍存在一些问题。大型旅游产品,如航天主题公园、海洋主题公园等大型旅游产品仍无法满足越来越多的游客需求,旅游产品的多样性仍需要进一步增加,旅游市场的标准也要进一步提升,同时旅游相关的法律法规也需要进一步完善,发展培养更多人才,适合新的变化需求。
国家发改委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主任李铁:
借鉴台湾乡村游
国家发改委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主任李铁表示,结合城镇化发展角度来看,琼海的乡村旅游是海南创建旅游特区和发展城镇化的一种良好方式,并表示在旅游与农户的小块土地相结合,让农民在自己的土地上延伸旅游业发展、调动农民积极性上做文章,具有非常好的发展前景。
李铁认为,海南四季都可以旅游,有发展乡村旅游得天独厚的条件,建议首先政府要做好规划,帮助农村完善不同旅游业态,改变目前仍然以“吃喝看”为主的游玩方式,丰富旅游业态,使不同消费群体来到这里都能得到满足。李铁举例称,台湾乡村旅游做得非常好,政府没有大面积开发,但在每家每户在院落上形成餐饮、住宿等游玩方式,非常吸引人。
省社科院副院长 祁亚辉
海南是“一带一路”这盘大棋局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机遇令人振奋、机遇给人力量,同时,机遇也意味着责任,机遇也需要冷静的思考、深入的研究和高起点的谋划。
建设旅游特区是海南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切入点。在国家推动“一带一路”战略下,海南提出建设“旅游特区”,事实上可以成为海南下接国际旅游岛战略、上接“一带一路”战略的最佳切入点。海南建设旅游特区,应当以国家批复的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六大战略定位为依据,继续夯实六大战略定位基础,不断提升六大战略定位地位作用,同时把海南的地方战略与国家大战略、大布局相衔接,服务和服从于国家宏大战略布局。
建设旅游特区是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战略的深化和拓展。在“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海南建设旅游特区,应当继续坚持开放创新方向,突出务实和科学性、可行性要求,更加自觉地把国际旅游岛建设摆到国家“一带一路”大格局中,使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的内涵更加丰富、战略目标更高、地位作用更为重要。
海南大学教授 王丽娅
“一带一路”的战略目标是实现中国和沿线各国政治沟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基础设施联通和民意相通。为实现“五通”目标,作为“一带一路”桥头堡的海南省肩负着历史责任,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在海南,对外政治沟通平台就是博鳌论坛。海南要保护和宣扬这个大品牌,打造“一带一路”国家政治政策沟通的中心和中国的次外交中心。
在贸易畅通上,海南有很大的天然优势和可掘潜力。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海南在国际贸易和国际航运中的地位和作用必将显现出来。
在资金融通方面,可开展离岸金融业务的先行先试。海南还可打造亚洲债券中心、亚洲私募股权中心等。
海南要加快与周边区域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建立交通通道。
实现民意相通,文化和教育要先行。海南要重视教育的发展,借此机遇吸引更多东南亚国家的学生来海南留学,把海南岛打造成“一带一路”的教育中心。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学者胡逸山。 本报记者 罗霞 摄
本报记者 罗霞
“海南的地理位置非常具有战略意义,与东南亚各国在气候、人文等各方面都比较相似。在‘一带一路’战略中,海南要扮演好几个角色。”今天,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高级研究学者胡逸山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一举列出了海南的四大优势及着力点。
一是海南可以协调中国与东南亚国家在文化上的交往。“在东南亚各地有很多海南的乡亲,针对各地文化上的各种差异,这些海南乡亲和海南自身在文化整合上可以起到很大的作用。”
为促进文化的交往,胡逸山有一个想法:中国可以在东南亚设一个文化创作基地,帮助提升当地文化创意产业运作,也可以从郑和下西洋的历史题材中寻找一些灵感,使得两地的人文交往更加紧密。同时,中国和东南亚可以开拓更多的渠道,让年轻人能够到对方的学校、企业做一些交流、实习等。
二是海南物产丰富,可以在加工业上有所作为,同时可以与东南亚的各种物产相配合。
三是海外有很多琼籍的华人华侨,海南可以重新延续这个传统,勇敢地走出去。尤其是海南中小企业在条件成熟之后,可以勇敢地走出去,到东南亚各地,投资、经商,或是开展各种交流活动。
四是海南需加强自身的基础设施建设,待港口、铁路、公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后,结合海上丝绸之路,可以取得更大的发展。
“另外,东南亚各国除了新加坡之外,硬体设施还有很大的改善空间,中国可以在组建海运船队、港口建设等方面加大力度,协助东南亚国家发展基础设施建设,以后双方在海上的往来会更加的便利。”
胡逸山是马来西亚沙巴人,是马来西亚总理前政治秘书。对于海南与马来西亚的合作,他认为有不少突破口。
“在农业种植方面,马来西亚和海南都有各自的优势,可以加强农业技术的交流。”
“马来西亚有很多的海南乡亲,可以由他们牵线搭桥,使资源的整合更加合理,多余的产能可以互相转移。”
胡逸山说,海南在马来西亚的知名度颇高,因为有琼籍华侨,还有海南鸡饭、海南咖啡等。在马来西亚的海南人,每天早上都会泡一杯海南咖啡。
第一次来海南的胡逸山,认为海南很有家的感觉。“沙巴也是这样的度假区。”谈及海南旅游业的发展,胡逸山认为,海南与一些东南亚地区不应该互相竞争,各自有各自的文化特色,应该整合旅游资源。
“可以用邮轮把海南与东南亚一些地区连起来。”胡逸山说,在邮轮旅游中,游客可以在海南上岸观光旅游,然后乘邮轮继续来到马来西亚等地。目前马来西亚有意开通这样的旅游线路。
“东南亚旅游发展比较早,有一些地方值得海南向东南亚地区取经。”胡逸山坦率地说,比如海南可以在服务、配套等方面做得更好。“现阶段,海南应该注重如何更好地吸引国内游客。”
就新加坡与海南的合作,胡逸山认为,海南有很多东西可以向新加坡借鉴,新加坡在城市建设、公共交通系统、人才政策等方面都有值得海南学习的地方。同时,海南可以作为新加坡各种粮食产品的供应腹地。
(本报博鳌3月29日电)
中国财政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贾康。 (资料照片)
本报记者 彭青林
海南如何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在中国财政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前所长贾康看来,关键在于进一步解放思想,加大政策机制创新力度,把特区优势发挥充分,形成海南特色的参与“一带一路”战略。
在博鳌,贾康就海南打造旅游特区、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等问题接受了海南日报记者的专访,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旅游特区,早就该这样提
“旅游特区,海南早就应该这样表述,事实上海南已经走在打造旅游特区的路上。”贾康开门见山地说。
他指出,海南本来就是经济特区,旅游业比较发达,在建设国际旅游岛的过程中,中央又赋予了不少特殊的旅游业相关政策。
虽然从经济规模、GDP总量等来看,海南的发展基础较发达地区低。但贾康认为,海南建设国际旅游岛,在某些方面的发展要比别的地方更有潜力空间。旅游特区,可以说正是找到了与其它地区差异化竞争的方向所在。
“一带一路”,要有海南战略
在贾康看来,海南打造旅游特区只是开了个好头,但放在“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看,海南还需要做大量的工作,付出许多努力。
“所谓战略支点,就是在全局战略中不可替代的重要位置,就是要趁势而上。”贾康说,如果以为“一带一路”就是中央设计好了各地只执行,这种思维是不行的,也是不可能的,必须要把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结合在一起,才能推动好“一带一路”建设。
贾康建议,各地方都应该结合自身发展特点和“一带一路”战略需要,制定自己参与“一带一路”的战略和相关支持政策,既要凸显自身特色,又要把自己的战略偏好融入国家的总体战略设计。对于具有明确优势,和“一带一路”沿线本来就联系紧密的地区,完全可以在加快开放合作等方面先行一步。
“我注意到,三沙市可以是海南战略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贾康建议,海南要把三沙的文章做足。一旦文章做足,可能很难有别的竞争者和海南比拼。
政策优势,还需要大力突破
贾康认为,海南作为旅游特区最突出的优势就是政策优势。“旅游相关政策来看,中央对国际旅游岛的政策倾斜十分明显。”他说,海南一定要珍惜和充分发挥这一优势,形成海南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很好基础。
比如体育彩票的优惠政策。贾康说,海南把这个政策落地了吗,用得怎么样?这项政策可谓是全国独家,一旦用好用足效益不可估量。像这样的政策,海南还有不少。
“所以在发挥政策优势上,海南还要进一步解放思想。”贾康说,解放思想不是不正视风险,而是在密切管控风险的前提下加快改革创新的步伐,以更大的力度“闯”出一条路来。如果是海南自己的问题,就要坚决破除政策落地的阻碍;如果涉及到上级部门的管理,也要积极争取,带动有关部门解放思想,冲破现有的桎梏。(本报博鳌3月29日电)
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迟福林。本报记者 王凯 摄
本报记者 彭青林
“看到‘一带一路的愿景与行动’报告,特别是看到海南的部分,我特别高兴。”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迟福林一见到记者就说,“相信所有和我一样关注关心海南发展的人也都会感到高兴。”
他说的这句话来自国家发改委、外交部、商务部今天联合发布的《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简称《愿景与行动》)。在第六章“中国各地方开放态势”中,对各省份在“一带一路”规划中的定位予以明确,其中要求“加大海南国际旅游岛开发开放力度”。
“这句话明确了海南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主要路径选择。”迟福林说,那就是以国际旅游岛建设为总抓手,弘扬特区精神,打造国际旅游岛“升级版”。履行好这一使命担当,正与我省提出的打造旅游特区战略高度一致,不谋而合。
旅游特区本质是
打造国际旅游岛“升级版”
如何看待旅游特区?作为一位学者,迟福林从概念入手进行了剖析。
他表示,旅游特区的本质概念,就是向海南提出了这样的命题:如何发扬特区精神,以更快速度更高水平打造国际旅游岛,也就是打造国际旅游岛的“升级版”。
参与“一带一路”建设,需要的也正是这样一个“升级版”的国际旅游岛。迟福林指出,经过5年建设,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从适应“一带一路”建设需要的角度来看,还有很大的空间。
首先,陆地、海洋互联互通的基础设施上,海南虽然已经取得成大进步,但陆海空互联互通体系建设还有很大空间。其次,陆地与海洋的产业结合上,比如海洋旅游新产品新业态发展上,还有很大空间。此外,在进一步扩大开放上,也有很大空间。
“因此,海南提出打造旅游特区,很好回应了‘一带一路’建设对海南的要求。”迟福林说,加大国际旅游岛开发开放力度,最终就是打造旅游特区;打造旅游特区,必须以加大国际旅游岛开发开放力度为抓手,两者是高度一致、相辅相成的。
五个方面
加快国际旅游岛开发开放
迟福林表示,从“加大海南国际旅游岛开发开放力度”出发,海南还需要在5个方面做出更大努力,适应“一带一路”建设的要求。
一是思想更解放、视野更开放,比如实现旅游的陆海联动,吸引带动周边地区旅游资源,海南还需要争取一些新的突破。二是拓宽思路、科学规划,加快“多规合一”,逐步推动实现总体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基础设施规划、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社会政策规划的“五规合一”。三是不断加大改革力度,比如在商事制度改革、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等方面有条件创造更多经验,推动形成更加灵活开放的体制机制。四是政策更加开放,把中央赋予的优惠政策用活用好用充分。
“还有一项工作对海南也特别重要,就是提升人才素质、加强科学管理。”迟福林说,人才素质和管理能力是制约海南各方面发展的软肋,需要加大人才培养力度,全面提升人民素质,强化科学管理,着力推进以公共服务为重点的海南软环境改善。
开放创新
构建“一带一路”特色板块
“一带一路”建设是海南面临的又一次重大发展机遇。迟福林建议,围绕“加大海南国际旅游岛开发开放力度”,海南当下要加强研究,提出对接“愿景与行动”的若干政策和举措,特别是在基础设施建设、海洋资源开发以及相关人力资源的吸引、培养和储备上。其中的“关键一招”,就是要以旅游为纽带,把周边地区联结起来,形成“一带一路”中富于特色的有机板块。
“在这方面,海南还有很大空间、很多机遇。”迟福林透露,比如就在《愿景与行动》发布后,来自台湾两岸共同市场基金会的嘉宾主动探讨如何加强“一带一路”下的中国两大宝岛合作。
“他们给我们提出了很好的题目。”迟福林说,通过探讨发现,双方在健康医疗、中小企业人才培训、对接东盟市场等方面都有很多可以互补合作的地方。举例说,台湾企业进入东盟市场早,对接机制和渠道比较成熟,海南有区位优势,海南企业是不是可以借船出海,对接东盟市场?“海南必须以更加开放创新的精神,付出更大努力,形成‘一带一路’下海南发展新的路径依赖。”他说。
(本报博鳌3月29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