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建保
本报讯 在昨日下午举行的博鳌亚洲论坛2015年年会“世界大学校长对话:教育的未来”分论坛上,海南大学校长李建保继去年提问上海交通大学校务委员会主任姜斯宪后,再一次抢麦成功提问姜斯宪,询问其从政府官员转至高校任职后对教育发展的不同看法。对于李建保抛出的问题,姜斯宪风趣地回应道,“屁股决定脑袋,位置不同想法自然会有一些差别。”
博鳌亚洲论坛通常都是关注商业、政治和经济,但是高等教育的高校校长论坛却也是博鳌亚洲论坛这几年一直保留的少数话题之一。昨日下午,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校长Gene Block,美国威廉姆斯学院校长Adam Falk,北京大学校务委员会副主任、汇丰商学院院长海闻,上海交通大学校务委员会主任姜斯宪,北京外国语大学校长彭龙,悉尼大学校长Michael Spence和日本早稻田大学副总长内田胜一聚集在一起,探讨在新的环境下现代教育应该如何发展。
在论坛的提问环节,记者注意到,去年向姜斯宪发问地方大学如何国际化问题的海南大学校长李建保,今年再次成功抢麦,这次,他的问题同样抛给了姜斯宪,“从政府官员到大学管理者,从身在其外到身处其中,您对中国大学的看法和期望有什么变化?”对于李建保抛出的这个问题,姜斯宪的回答十分风趣,“用中国人的话说,屁股总是要指挥脑袋的,从大学领导人的角度,我觉得政府投钱用来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我们就要争取花好,让钱花得值。”姜斯宪还谈到,中国在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时,也要积极支持民办大学的发展,“我在海南的时候就积极支持了一所企业办的民办大学,我认为中国未来会有高水平的民办大学成长起来,政府也应该给他们提供支持。”
会后,记者采访了李建保。“这次参加博鳌亚洲论坛,我在两个方面深受启发。第一个方面是关于学校的创新发展,我们学校一直以来都非常重视学生创新创业方面的发展,现在我们通过学生申请收到的中央创新创业基金支持数额还是比较多的,在全国排名前10;第二个是面对现在人才结构要求的调整,下一步我们还将继续探索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的道路。”李建保在谈到海南大学的未来发展计划时表示,“人才紧跟政策,国家现在推出‘一带一路’的政策,那我们就要为国家的政策实施培养相应的人才,接下来我准备马上回去部署培养‘一带一路’相应人才的政策。”
本报讯 “海南千万不能失去‘一带一路’建设这样的发展机会。”昨日上午,参加年会的国务院参事室特邀研究员、全国工商联原主席保育钧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海南有自己的优势,要积极规划,发挥海南和国际旅游岛的优势,融入“一带一路”的建设中。
海南如何参与“一带一路”的建设?保育钧称,“一带一路”建设,是要打破传统的丝绸之路的概念,不是陆上丝绸之路,也不是海上丝绸之路,而是中国跟周边国家共同发展的概念。保育钧说,“海南旅游特区建设包含在经济特区的大概念里。”他建议做好两方面工作,一是基础设施建设,二是公共管理。“一要投入,二要管理。”他表示,管理特别要解决好基层建设,做好管理的“最后一公里”工作。
此外,保育钧昨日在参加“民营企业家圆桌”分论坛时就“中国经济新常态下的民营企业的发展机遇”发表观点。他表示,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民营企业在思想观念上要有大转变。新形势下,民营企业要靠自己,彻底断了“靠权力套近乎,从而获得超额利润”的念头。
保育钧接受记者采访
7月30日,在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该所所长郑永年教授(中)接受海南日报记者的专访。本报特派记者 张杰 摄
在新加坡小坡一带,有几条已有一百余年历史的“海南街”。 本报特派记者 张杰 摄
在接受海南日报记者“一带一路”主题采访后,新加坡海南乡亲下载海南日报客户端,了解海南新闻及发展动态。本报特派记者 张杰 摄
本报特派记者 彭青林 袁锋 张杰
在三亚飞往新加坡的飞机上,记者读到了新加坡最大的中文报纸《联合早报》,上面正好刊登了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所长郑永年的专栏文章,讨论如何构建健康良性的中美关系,其中很大的篇幅围绕着如何处理好南海关系。
身处新加坡的郑永年和海南之间,只隔着一个南海的距离。而这也成为他的研究中绕不开的课题。这位国际关系知名研究者经常来到海南,对海南也比较熟悉。他时常以一位旁观者的真知灼见,给予海南不无裨益的建议。而现在,我们之间又增加了重要的纽带,这就是“一带一路”建设,我们的采访也围绕这个备受瞩目的战略而展开。
在博鳌见证“一带一路”崛起
郑永年教授对海南比较熟悉,曾经多次到海南参加论坛、会议等活动。其中,印象最深的还是博鳌亚洲论坛。今年3月的博鳌亚洲论坛2015年年会上,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发表了以“亚洲共同体”为主题的演讲,“一带一路”成为各方争相讨论的最热门话题,会议期间还公布了“一带一路”的《愿景与行动》,这些都让包括郑永年在内的许多人加深了对“一带一路”的认识和理解。
如何理解“一带一路”战略?郑永年认为,必须放在当今世界政治潮流的大背景下。一方面,中国“大国崛起”,有意愿也有义务在维护地区稳定、构建地区秩序上承担更大的责任;一方面,地区内一些国家对中国崛起还有忧虑,希望引入外部势力介入,使地缘政治格局趋向复杂化,埋下了冲突的隐患。“亚洲过去这些年的快速发展,总体稳定的区域秩序是前提,未来亚洲要发展成为新的世界经济中心,也需要稳定的区域秩序。”他说:“这要靠什么?只有加强合作。”
在郑永年看来,放在这样的国际政治大背景下,“一带一路”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这不仅是一个经济、贸易、基础设施乃至资本合作的经济战略,更是一项推动区域治理乃至全球治理的政治战略。特别是自金融危机以来,世界经济出现了明显的发展失衡。要实现新的平衡必须有赖于实体经济的发展。“一带一路”战略,正是将中国具有优势的技术、项目、产能、资本等向亟需这些的发展中国家输送,以基础设施建设为先导推动发展中国家的实体经济发展,在共同发展中实现世界经济新的平衡。
“这就是在做和欧美大国传统做法不一样的事情。”郑永年表示,但这种新的平衡并不是替代和挑战现有的世界经济秩序,而是现有秩序的一种补充,是与现有世界经济秩序并行不悖的。因此,“一带一路”必然也必须是一个开放的体系,不仅面向亚洲国家,也面向全世界,让全世界都来参与亚洲的发展,也让全世界都有机会分享亚洲发展的成果,他将此称为“开放的亚洲区域主义”。
因此,中国的各个地区融入国家的“一带一路”战略,也必须秉承开放的态度,在《愿景与行动》的框架下把国家的顶层设计变为切实的政策措施和具体的项目合作。不仅从本地区自身的需要出发看问题,也要从区域发展的趋势看问题;不仅要从促进自身发展的角度看,也要从扩大开放的角度看。“让‘一带一路’的战略,在中国各个省区市、在海南落地生根,还需要我们各个地方以更加开放的视野,落实更加具体的行动,决不能把‘一带一路’大而化之,泛泛而谈。”郑永年说:“在某种程度上说,这也是‘一带一路’成功与否的一个关键。”
“请进来”打造“国际化”海南
从地区的视角来观察,郑永年把融入“一带一路”战略的行动分为3个层面:宏观层面是国家在战略上的顶层设计,微观层面是具体的项目和商贸活动,应该交由市场自己来决定,中观层面则是把顶层设计落地的各种政策措施。他认为,中观层面是当前推动“一带一路”的关键环节,也是国内各地方政府当前面临的重要任务。海南也是如此。
“比如说,海南建设国际旅游岛,有许多中央赋予的优惠政策,这是海南的一大优势。”郑永年说,建设国际旅游岛的第一个5年已经过去,海南一定要对过去5年的成效进行评估,总结好的经验,发现哪些政策措施还没有用或者没用好,以此来推动政策的不断创新。
在他这里,创新不是宽泛的、形而上的,而是具体的、实际的行动。比如,海南要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门户,那么在鼓励机场、港口、海运等方面就要有具有很强吸引力的新政策,建设海洋开发服务保障基地和应急救援基地,也必须要有相应的配套政策,这些政策甚至在中国全国都是创新的、突破的,有了这样的政策,才能从中生成一批具体的项目。
“从海南省的实际情况看,‘一带一路’对海南不仅是‘走出去’,更是要‘请进来’。”郑永年说,海南十分强调“生态立省”,这就决定了海南没有过剩的产能可供输出。相反,海南建设国际旅游岛,关键就是要国际化,具备国际的水准、吸引国际的客人、拥有国际的交通,才符合“一带一路”国际门户的要求,才能打造国际城市,建设好国际旅游岛。
“实话说,目前看海南的国际化程度还很低。”郑永年直言不讳地说,海南在发展中一定要把眼光放在国外,放在“一带一路”上,如果只是吸引国内的游客,海南就还不是真正的国际旅游岛,还没有实现国家对海南发展的战略意图。“海南融入‘一带一路’一定要国际化,关起门来绝对实现不了创新。”他反复强调说。
发挥两种优势把握“两个市场”
新加坡就是一个“请进来”的典型。这个资源匮乏的城市国家,几乎全部产业、资源都是引进来的。郑永年认为,新加坡在这方面的经验值得海南参考借鉴。
首先,要根据自己的需求和国际产业发展趋势,明确海南的发展定位,选准产业方向;其次,走出国门去,走到全世界产业发展最先进的地方去,把握产业发展的世界前沿;然后,做好人才培训、基础设施等配套工作;最后,还要跟踪服务领先企业,细致地招商引资,市场自然会将好的项目、资本等引进来。
“听说海南也在发展医药业,新加坡的医药业就是这样从零起步‘请进来’的,今天已经成为世界重要的医药业中心。”郑永年说,即使是成功引进来的产业,也要以“国际化”视野不断地审视,抓住产业发展的重要机遇,不断进行产业升级。正是这使得新加坡始终走在产业发展的前沿。
在新加坡采访的这两天,正值印尼总统、英国首相相继在新加坡访问。这两个国家也是参与亚投行最积极的亚洲、欧洲国家之一。郑永年对此非常重视,他认为这两国领导人访问新加坡,其实与“一带一路”也不无关系。
“亚洲是当今世界最具发展活力的地区,有望成为未来的世界经济中心。欧美发达国家已经意识到参与亚洲发展的重要性,纷纷提出‘重返亚洲’的口号。”郑永年表示,但是他们面临一个重要问题,就是必须要处理协调好中国市场、东南亚市场两个市场。
在这样的国际背景下,郑永年认为,海南正面临着难得的发展机遇。
海南首先有无以伦比的区位优势,是中国离东南亚最近的地区,又处于南海之中,最有机会连接起中国、东南亚两个市场。其次,海南有政策优势,有可能在很多方面率先突破、创新。而且,海南有巨大的中国市场作为广阔的腹地,这是新加坡无法比拟的。“应该说,海南的地理优势比新加坡更好。”郑永年说,现在,到了海南拿出制定切实的方案、拿出具体的行动的时候了。一定要有抓手,明白海南需要什么,就有望抓住这个机会。让海南成为中国“请进来”的一个重要国际门户。
(本报新加坡7月30日电)
7月5日下午,“‘一带一路’战略下的海南机遇与行动”——省直机关青联第一期“时事学习会”在省政府会展中心一楼多功能厅举行。全国政协外事委员会委员、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原副部长于洪君,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经济局原副局长白津夫,中共中央党校国际战略研究所教授、亚太研究所所长赵磊教授,香港经济学者、盘古智库学术委员梁海明及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助理兼海南发展研究所所长夏锋等与会专家,分别就“‘一带一路’战略下的海南机遇与行动”这一主题,做了精彩的演讲。
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
原副部长于洪君:
实施“一带一路”计划,既要改善沿线国家的基础设施、经济形态和民生状况,实现不同社会制度、不同发展道路、不同文明类型的互通互鉴,更要解决我国自身发展中的矛盾和问题,尽快消除经济结构扭曲、区域发展失衡、生产力布局不合理、创新能力低下等短板,在努力开发国内国际两个市场、调动国内国际两种资源的同时,学会利用国内国际两类规则。
海南拥有参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独特优势,又是博鳌亚洲论坛所在地,还是我国独一无二的最大国际旅游休闲度假中心,通过整体设计、系统推进、滚动开发,把海南岛打造成开放之岛、绿色之岛、文明之岛、和谐之岛,必将吸引越来越多的外国游客到海南观光旅游,从而增进世界各国对中国的认识和了解,推动民心相通,夯实民意基础,营造更加良好的周边环境。总之,只要海南的建设和发展与国家的“一带一路”规划和设计相衔接,海南的进步和繁荣与“一带一路”沿线各国的行动与愿景相协调,海南的前程会更加辉煌,海南的明天会更加美好!
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
经济局原副局长白津夫:
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海南的区位特殊、地位重要,机遇千载难逢。海南要主动对接“海丝”战略,借开放大势,谋开发大局,突出“海外、海洋、海上”优势,全面提升海南发展水平。具体建议有:
发挥开放优势,强化载体功能。面向“海丝”打造国际旅游休闲基地、国际人才港、大健康产业聚集区、全面开放的大市场;发挥华侨华人经济文化优势,建立以人文文化为引领的海上丝路,打造面向华人华侨的特色园区;利用港口和航运优势,促进海上丝路航运中心建设,加大航运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力度,提高通行便利度,增强转运能力和综合服务能力;利用“互联网+”优势,强化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打造线上“海丝”;积极发展跨境电子商务、定制经济(如线上定制旅游)、平台经济,形成跨时空的平台交易和服务,建设线上线下一体化的海上新丝路。
与此同时,还要发挥海洋经济优势,加快海洋经济转型,以重大项目、重大工程和重大政策为抓手,以海水淡化、海洋生物医药等为重点,促进海洋特色产业集群发展,积极争取建立“国家海洋经济示范区”等。
中共中央党校国际战略
研究所教授赵磊:
抢抓“一带一路”机遇不能“一窝蜂”,海南要敏锐地发现“一带一路”上的体验痛点,也就是商业机遇:首先,要以务实的经济项目做支撑。把标志性项目做好,积极去除“一带一路”过多的政治化色彩,把项目做成精品;率先支持有能力、有品质的企业做大做强海外业务,在综合考评的基础上代表中国去落实“一带一路”倡议。
其次,要尽快编制与完善“轻资产”名单。中国企业目前“走出去”的很多是“重资产”项目:港口、运河、高铁、核电、大坝……,这些项目投资大、周期长、风险大,因此急需打造一批轻资产项目,如现代农业、中国餐饮、民俗文化、中医药、教育旅游,在海南建设智库园区等。
与此同时,不要忘记和冷落国内市场的需求。要在“一带一路”框架下激励海南的优质企业主动到西部去,既把项目和资金带到西部,也把相互了解和彼此欣赏带到西部;不要过度放大“一带一路”的风险;凸显“一带一路”的文化意义;建设“一带一路”的标志性城市等。
香港经济学者、盘古智库
学术委员梁海明:
海南未来不但要打造旅游特区作为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突破口,同时也要大力发展海洋经济,加快建设海洋强省。在周边地区同质化竞争比较严重的情况下,海南可考虑“探美寻香”发展。
所谓“探美”,指的是打造“美丽工业”如国际医疗、医疗美容等领域。海南要借助“一带一路”倡议,通过打造美丽产业和东南亚国家、中亚国家加强互联互通,吸引更多沿线国家民众前来,在与港澳地区、欧美国家的医疗机构合作的同时,要认真探索一下如何增强自身的力量。
所谓“寻香”,是指海南可以考虑寻求与香港的深度合作,借助“一带一路”的红利,推动两地发展。作为“一带一路”的重要节点,海南可扮演一个中间人角色,加强与香港财富管理的合作、互补,搭建中国内地、香港两地财富管理的服务桥梁,既可以让香港私人银行得以服务海南、泛珠三角地区乃至全国,同时又可帮助全国民众通过香港走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
同时,海南也可以寻求和香港在教育领域,尤其是中小学教育领域加强合作。
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
院院长助理兼海南发展
研究所所长夏锋:
海南应紧紧把握“一带一路”开放战略深度实施的机遇和我国经济转型升级的大趋势,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形成全方位开放的新格局。总的建议是:需确立“一大抓手、两大目标、三大任务、四大突破”的战略思路,形成岛屿开放与经济转型有机融合的开放型经济新格局。
一大抓手:加大国际旅游岛开发开放力度。
两大目标:形成以现代服务业为主导的经济结构和建成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南海服务合作基地”。
三大任务:以健康产业为重点,加快开放型服务业发展;以洋浦自由工业港区为重点,争取设立自由贸易园区;以“五规合一”为路径,破题“全岛一个大城市”。
四大突破:服务业发展的体制机制创新的突破;以负面清单为重点的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突破;用足用好开放型政策的突破;以“互联网+”为支撑提升海南开放水平的突破。
(文字整理/李佳飞,图片/张杰)
本报讯 近日,“一带一路”战略下的海南机遇与行动时事学习会在海南举办。全国政协外事委员会委员于洪君、中国经济研究院院长白津夫、香港经济学者梁海明等专家,为海南省直属各单位的350多名青年代表讲述了海南在“一带一路”战略下的机遇和发展前景,并就相关问题进行讨论。
于洪君说,海南地处我国最南端,与东盟许多国家隔海相邻,拥有参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独特优势。海南又是博鳌亚洲论坛的所在地,发挥博鳌亚洲论坛在“一带一路”沿线各国政策沟通、凝聚共识中的桥梁作用,大有可为。同时,海南还是我国最大的国际旅游休闲度假中心,把海南岛打造成开放之岛、绿色之岛、文明之岛、和谐之岛,必将吸引越来越多的外国游客到海南观光旅游,从而增进世界各国对中国的认识和了解,营造更加良好的周边环境。
白津夫表示,“一带一路”战略指向与海南的发展目标高度契合,海南要主动对接“一带一路”战略,突出海外、海洋、海上优势,全面提升海南发展水平。他建议,海南要发挥开放优势,强化载体功能,打造国际旅游休闲基地、国际人才港、大健康产业聚集区和全面开放的大市场。发挥华侨华人经济文化优势,打造面向华人华侨的特色园区,吸引华人华侨回乡投资兴业。利用港口和航运优势,促进海上丝路航运中心建设。利用“互联网+”优势,打造线上海上丝路。发挥海洋经济优势,加快海洋经济转型,促进海洋特色产业集群发展。
梁海明认为,海南作为“一带一路”的重要节点,可以寻求与香港的深度合作,借助“一带一路”红利,推动两地发展。他建议海南加强与香港在教育领域,尤其是中小学教育领域的合作,促使海南和香港共同发展成世界级教育枢纽,并带动文化产业、旅游业等其他周边经济活动,促进海南长远发展。
(李学山)
“大家好,又见面了!”月5日下午,参加海南代表团审议的国务委员杨洁篪一走进会场就与在座代表们亲切握手问候。作为连续四年参加海南团审议的全国人大代表,杨洁篪对海南的省情和发展情况越来越熟悉,对海南的未来,尤其是在国家“一带一路”战略中的“海南作为”更寄予厚望。
“打造世界一流旅游特区,是海南对接‘一带一路’国家战略,发挥海南在21世纪海上丝路国家战略中的独特核心作用,既发挥了海南的优势,又符合海南实际!”在今天省旅游委举办的“建设中国旅游特区”专家座谈会上,来自国内的十余位知名旅游专家表示,海南从打造旅游特区入手,打造联合海上丝路沿线国家合作共赢的发展平台支撑,以旅游先行推动多方面的合作和交流,是推进我国同各有关国家合作共赢的发展路径。
实施“一带一路”的突破口
在刚刚结束的博鳌亚洲论坛2015年年会上,国家三部委联合公布的“一带一路”愿景,引发了国内外的高度关注。“现在可以说是百舸争流,万帆竞发,激烈竞争的格局已经开始产生。” 国内知名旅游专家、世界旅游城市联合会专家委员会主任、全国休闲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副主任魏小安说:“分工与合作是必然的,分工的基础是优势的认识和发挥!”
在魏小安看来,海南的优势来自区位——海南是海上丝路的核心;来自环境——海南生态环境优良,海洋环境广阔;来自资源——休闲度假资源一流,气候资源独特;来自基础设施——相应完备,交通便捷;来自政策——大特区和国际旅游岛政策多年聚集,有待发挥。当然弱势也很明显——陆域面积小,产品同质化,开发不均衡。
国内知名旅游专家、北京大学教授吴必虎说,海南陆地面积小,但却是中国拥有海域面积最大的省。海南扮演的角色更类似佛罗里达,佛罗里达除了本岛,还有公路连接群岛,形成了一道独特的旅游风景线。
国内知名旅游专家、上海师范大学旅游学院副院长、博导高峻教授说,过去海南是孤悬海外,但在“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海南承载的是中国蓝色文明和海洋文明之梦。在区域合作中,旅游所发挥的绝不仅仅是度假的问题,更可以发挥特殊作用,实现区域合作、互赢、共利,所以,海南选择以建设“旅游特区”作为实施“一带一路”的突破口,是符合海南省情的发展道路。
邮轮旅游推动旅游大发展
谈到三部委刚刚发布的“一带一路”愿景,专家们就指出,作为地处海上丝路核心位置的海南,是海上丝路重要战略基地,是最有基础与沿线国家开展区域合作的,旅游尤其是邮轮旅游,更应扮演重要角色。
中国社会科学院旅游研究中心学术顾问、全国旅游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刘德谦认为,“一带一路”发展与旅游业发展密不可分,两者相辅相成。刘德谦说,旅游对人流、情感流、信息流、资金流、技术流等的带动,将大大地增强各方面的交流。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发展,要通过加强与太平洋、印度洋沿岸国家旅游交往才能得到更好的实现;而海上丝路的发展反过来也能促进旅游业的发展。对于地处海上丝路重点节点的海南来说,将迎来又一个新的发展机遇。
“可以以海上丝绸之路为主题,以邮轮旅游为和平使者,共同打造南海旅游,可以将三沙开发成为媲美地中海、加勒比海的亚洲旅游之海,填补亚洲海洋旅游的空白,彰显海上丝绸之路的新时代特色。”高峻说。
中国旅游人才发展研究院副院长范业正认为,海南需要进一步调整旅游发展战略,需要构建国际旅游框架,对接南海诸国旅游;同时加大海洋旅游开发,构建南海丝路旅游;并完善海岛海滨旅游,拓展度假旅游空间。
(本报海口3月30日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