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图书 报纸 期刊 图片 视频 新闻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音频
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相关搜索词
论毕昇的身份及其发明活字印刷术的动因和过程
作者: 刘崇民  来源:理论学习与探索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巨大影响  四大发明  活字印刷术  雕版印刷  动因  沈括  我国古代  木活字  印刷方式  活字排版 
描述:活字印刷术是北宋毕昇(?-约1051年)发明的,是我国古代对世界文明发展有巨大影响的四大发明之一。有关这一重大发明的文章著作不少,但大多数是重复沈括(1031-1095年)的记述,缺乏深刻的解析,这影响了世界对活字印刷术发明于中国古代的进一步认同。为有助于解决这个问题,笔者从全新的视角,审视史料,就毕昇的身份、发明活字印刷术的动因、过程作探讨,抛砖引玉,就教方家。对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古籍中只有北宋沈括作了简要记述。研究活字印刷术发明,分析沈括的记述
徽州雕版印刷术的发展
作者: 蒋元卿  来源:安徽史学 年份:1958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重要贡献  徽州  宋代理学  两浙地区  雕版印刷术  四川地区  雕版印刷业  我国古代  明代  福建地区 
描述:印刷术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伟大发明,是对世界文化发展的重要贡献之一.根据古书上的纪载,我国雕版印刷术发展的情况,从时代上说,始于唐代,扩于五代,精于宋人,元明以后趋于鼎盛.从地区上说,先从吴(扬州)蜀(成都)越(绍兴)开始,到宋代,两浙地区刻书最盛,其中又以杭州为最发达;福建地区也盛,以建安为中心,如朱熹所说"建阳麻沙版本书籍行四方者,无远不至".又如叶德辉所说"宋代刻书之盛,首推闽中".四川地区,由成都南移,以眉山
雕板印刷术中的蜡板
作者: 杨倩描  来源:中国科技史杂志 年份:1988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雕板印刷  点校本  中华书局  我国古代  唐代  木板  解释  印刷术  修订本  蜡板 
描述:众所周知,印刷术是我国古代的四人发明之一,而产于唐代的雕板印刷术是印刷术最早的形式。何谓雕板?按《辞源》(修订本)的解释,即在木板上雕刻图文,以为印刷之底版。然而这个解释并不完整,因为在雕板印刷术盛行的时代,用于雕板的材料,除了木板之外,事实上还有蜡板。关于用蜡做雕板一事,宋人何薳在其笔记《春渚纪闻》(中华书局1983年点校本)卷二
关于我国古代印刷术的探源问题
作者: 王鹏翥  来源: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2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文字  源问题  雕版印刷品  活字印刷术  科学实践  雕版印刷术  发明创造  科学文化  我国古代  阶段发展 
描述:被称为人类“文明之母”的印刷术,是传播知识和文化的重要手段,它对促进人类社会的经济、科学和文化的发展,起了巨大的作用。所以,印刷术的发明,是人类文化史上光辉的一页。中国人民在印刷术上对于人类的这一伟大贡献,是我们祖先在长期生产和科学实践中,不断积累起各种科学技术成果,然后到一定的阶段发展而成。因此,它也是人们经过长期的共同创造的结果,它同其它的伟大发明创造一样,是社会经济和科学文化不断发展的产物,它本身也有一个由低级阶段到高级阶段的发展过程。过去由于人们对这个过程有不同的认识,故在历史上对于印刷术的发明问
关于我国古代印刷术的探源问题
作者: 王鹏翥  来源: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2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文字  源问题  雕版印刷品  活字印刷术  科学实践  雕版印刷术  发明创造  科学文化  我国古代  阶段发展 
描述:被称为人类“文明之母”的印刷术,是传播知识和文化的重要手段,它对促进人类社会的经济、科学和文化的发展,起了巨大的作用。所以,印刷术的发明,是人类文化史上光辉的一页。中国人民在印刷术上对于人类的这一伟大贡献,是我们祖先在长期生产和科学实践中,不断积累起各种科学技术成果,然后到一定的阶段发展而成。因此,它也是人们经过长期的共同创造的结果,它同其它的伟大发明创造一样,是社会经济和科学文化不断发展的产物,它本身也有一个由低级阶段到高级阶段的发展过程。过去由于人们对这个过程有不同的认识,故在历史上对于印刷术的发明问
文化视野中的中国印刷术——兼评《中国印刷术的起源》
作者: 王松茂 姚承春  来源:图书情报论坛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中国文化  文献记载  图书  学术研究  雕版印刷  中国印刷史  印刷术起源  我国古代  世界文明  文化视野 
描述:印刷术是享誉世界的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它的诞生,大大提高了图书制作效率,缩短了图书制作周期,降低了图书制作成本,加速了知识和文明的传播,不仅造福于中国,甚至以巨大的魔力改变了世界文明的进程,成为支撑华夏文明的科技华光;印刷术在我国传统重道轻术的社会环境中能与之融合在一起,官士商务阶层不遗余力介入印刷业,演奏出中国历史上一曲宏大的交响曲,成为中国文化盛事;至于各种版本的—印刚品被人们鉴赏甚至奉为至宝,更成为中国独特的文化景观。所有这些涵盖在学术研究中,形成了中国印刷史一脉分支。
印刷术发明前的文献复制技术述略
作者: 周广学 尹新基  来源:山东图书馆季刊 年份:1990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文字  雕版印刷  春秋战国时代  新石器时代  我国古代  青铜器铭文  商周时代  陶器  印刷术  印章 
描述:复制技术产生很早。新石器时代,我们的祖先为了使制造的陶器美观,有的涂上色彩,有的还用某种印模印上绳纹、网纹、弦纹等装饰。周代的“鉥”即青铜印,已经有较多地使用。说明早在商周时代,人们已经懂得使用印章的技术。这些都是我国复制技术的先声。
唐都长安是中国雕板印刷术的发源地
作者: 朱晚秋  来源: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1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唐代长安  江西  史学界  史料  雕板印刷  东都洛阳  唐都长安  我国古代  唐长安  印刷术 
描述:被誉为“文明之母”的雕板印刷术始于唐代,这在史学界巳成为定论。但唐代刻书地点可考者,除京城长安外,还有东都洛阳、越州、扬州、江东、江西及益州、成都等地。那么究竟何处是雕板印刷术的发源地呢?这个问题,为方家学者所未论及。笔者查阅了大量的史料,根据有关记载推断,唐代长安应是我国古代雕板印刷术的发源地。论据如下:
佛教伴随中国印刷术发展的历史考查
作者: 王士召  来源:五台山研究 年份:1992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巨大影响  佛教徒  历史发展  活字印刷术  秦汉时期  佛经  各民族  我国古代  同步发展  互相促进 
描述:印刷术是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它对我国历史发展的各个领域都产生过巨大影响。印刷术没有发明以前,包括我国在内的世界各民族的记事方法都很简单,不外乎口传、结绳记事等。文字的出现,不仅为记载历史文化提供了极大地便利,也为印刷术的发明提供了前提。先秦及秦汉时期,文化典籍的保存与流传主要是刻写和手抄,作为“无韵之离骚,史家之绝唱”的二十四史之一的《史记》,洋洋五十二万言,也是司马迁历尽艰辛一字字刻在竹
雕版印刷术的“活化石”——访扬州广陵古籍刻印社
作者: 何炜  来源:图书馆 年份:1991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文化中心  雕版刻印  扬州  雕版印刷术  我国古代  刻书业  雕版印刷业  古籍刻印  古城  活化石 
描述:九○年初夏,我们一行四人参观了古城扬州的传统印刷业。扬州本是江淮经济文化中心,早在唐朝这里就设有书肆,后又发展起刻书业。宋时金兵压境,政治南移,扬州的书肆和刻书业开始兴旺。至明、清时扬州刻书坊发展鼎盛,仅当时的刻字工匠即有千人以上。时至今日虽非昔比,但代表古城文化的传统印刷术仍保持着历史的特色。这里开设有一家广陵古籍刻印社,原系清朝官家刻书坊,至今已约有三百年的历史,但仍保留有雕版印刷。雕版印刷是一种古老的印刷术,即在一块木版上雕刻而不用活字拼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