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2日,一群学生在杭州历史博物馆体验雕版印刷术。据悉,杭州市学生假日活动中心第二课堂系列主题体验活动全面启动,学生们在该馆首站体验活动中,不仅能体验雕版印刷、扇面制作,还可以在模拟考古现场挖掘瓷片和古砖。本报记者 吴元峰 实习生 戎畏畏 摄
工人们在印刷。
宗谱印成。
▼ 木制活字库盘。
黄山祁门县文堂村一位农户家用古老的木制活字排版印刷陈氏宗谱。据悉,这套活字印刷工艺是祖辈传承下来专门用来排版印刷宗谱的。目前只剩一种版式,36200多个木制活字。在当今电脑照排印刷时代,像这样的原始木制活字排版印刷工艺已是非常罕见了。 施广德 摄影报道
本报特派记者杜恩湖北京现场报道
在开幕式演出“文字”中,表现活字印刷术的字模神奇地变换着图案的情景令人过目难忘,然而,在演员们掀开顶板的~瞬间所有观众才恍然大悟,原来这些像电脑~样精确变换图案的字模是由演员在操控。为了这短短的几分钟,演员们付出了百倍于常人的努力。
本报记者北京揭秘
活字印刷术变换的秘密
张艺谋的助理导演姜纲向记者介绍:最初,导演们设计的活字模规模比现在还要大,然而受场地所限,字模数量被缩减到了960块,再后来,由于机械荷载的原因又被缩减到了896块。896块字模由896个演员操控,他们要将字模道具无数次升降以组合成不同的图案,字模的道具也令编导和制作团队的成员伤透了脑筋。
一个演员的身高也就1.7米左右,而由演员操控的字模最高要升到4米左右,如果将字模设计成一个“死”的道具,演员将无法完成无数次升降动作。因此,设计人员采用了“剪刀叉”的设计,其中,这样的设计我们并不陌生,就是将字模道具的
骨架设计成像见到一样可以张合的活动机关,这个机关被套在两层分离的“字模筒”中,演员在拉动机关时,外层“字模筒”便会上下滑动,而内层的“字模筒”则保证外层“字模筒”上升时,里面的骨架和演员不会“穿帮”。
每个字模大约有20公斤的重量,在不断变换的过程中,单个演员需要升降数百次,需要极大的耐力。沉重的道具在演员们手中达到了每秒一次起落,最快时达到了每2秒3次起落。此外,每个演员在表演时都是“与世隔绝”,他们连身边的同伴都看不到,只能靠上万次的不断的苦练来记住自己每一秒需要干什么,需要将字模举到
什么样的高度。而编导们也特意为演员们编制了各自的口令,896个演员就是896套口令,这些口令精确到每一秒。除了靠大脑记住这些口令外,导演们还让演员无数次反复练习和感受不同高度升降的力道,导演们称之为“肌肉记忆”,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手上有准儿”。
由于字模是紧密地排列在一起的,一旦排列成型,演员就无法再移动位置,因此,他们的饮食也是严格控制的。演员们尽量少吃少喝,这样才能尽量少上厕所。导演们特意给他们准备酸的糖果,口渴了就舔一下,这种“望梅止渴”的方式让他们在这个6分45秒的演出中没出闪失。
编者按:古籍,以纸为载体抄写或印刷的中国古代图书,是中国古代书籍的简称。今年年初,国家首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公布,安徽省109部珍贵古籍榜上有名,安徽省图书馆有51部古籍入选。同时安徽省图书馆入选首批“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成为首批“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成员。近期,安徽省图书馆举办了《亲近古籍 传承文明》馆藏首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图片展,将许多珍贵的古籍图片展示在人们面前。
当无数的辉煌在岁月的尘埃中渐渐逝去,一本本满载沉重历史的古籍成为今人了解古人最为直观的铜镜,揭开古籍神秘的面纱,探寻刻满沧桑的卷页中最真实的历史侧面……自今日起,本报与安徽省图书馆联合推出《走近安徽古籍》系列报道,从不同方面为您还原不为人知的古籍故事。
说起印刷术,人们总会想起毕昇发明泥活字,记者了解到,安徽省图书馆存有两本泥活字印刷的书籍,尤为珍贵,这两本由安徽泾县人翟金生所制的泥活字印刷书籍《泥板试印初编十一卷》、《仙屏书屋初集诗录十六卷后录二卷》既不是名家之作,也不是经典名著,那么为什么会如此珍贵呢?这还要从毕昇发明活字印刷说起。
公元1041-1048年,北宋平民发明家毕昇在总结了历代雕版印刷的丰富实践经验,经过反复试验后,制成了胶泥活字,发明了活字印刷术,这是印刷史上一项重大的革命。但是由于他的发明并未受到当时统治者和社会的重视,他死后,活字印刷术没有得到推广,他创造的胶泥活字也没有保留下来,仅仅在沈括的《梦溪笔谈》中留下了文字记载。为此,不少西方人质疑中国的印刷术早于西方的事实。
“一生筹活版,半世作雕虫;珠玉千箱积,经营卅载功”,19世纪的安徽泾县人翟金生却拿出了铁的证据。因为读了《梦溪笔谈》中所述的毕昇泥活字技术,翟金生萌生了用泥活字印书的想法。据安徽省图书馆历史文献部主任陈春秀介绍,翟金生费时30年,制成泥活字10万多枚,共用泥活字印制了五种书,1844年印成了《泥板试印初编》,20世纪60~70年代在泾县还发现了翟金生当年所制的泥活字。翟氏所造泥活字及其所印之书,证实了毕昇是第一个发明活字印刷术的人,驳斥欧洲活字印刷术比中国早400多年的说法, 捍卫了中国四大发明之一的活字印刷术的历史地位,在中国出版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记者 王成丽·
走近安徽古籍之一
昨日,天一阁博物馆接待游客7000多名,是杭州湾跨海大桥通车后,迎来的第一个旅游高峰。据外地导游介绍,大桥通车后,到宁波一日游的上海、江苏、杭州等地游客明显增多。图为天一阁博物馆推出的体验雕版印刷术活动受到游客欢迎。
记者 王增芳 摄
本报讯 (记者左志红)6月14日,迄今已有800多年历史的浙江省瑞安市的木活字印刷技术,列入了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6月14日是我国第三个“文化遗产日”,国务院当日发布《关于公布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和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的通知》。记者从中国政府网看到,在同时公布的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中,三项传统印刷技艺榜上有名:上海书画出版社的木版水印技艺、福建省连城县的雕版印刷技艺和西藏自治区江达县的藏族雕版印刷技艺(波罗古泽刻版制作技艺)。
据了解,浙江省瑞安市平阳坑镇东源村的木活字印刷术源于元朝初年,主要用于印制宗谱,已传承20代人,计800多年的历史。东源木活字印刷完整地再现了中国古代活字印刷的传统工艺,具有极高的历史人文价值。木活字要选上好棠梨木,经风吹日晒自然干燥后才能拿来制作字模,刻老宋体,经过检字、排版等多道工序最后完成印刷。据悉,如今在东源村能熟练掌握木活字印刷全套技艺的仅有几十人,大多数分散在温州市各县区做家谱。瑞安市已专门拨款设立了东源木活字印刷展示馆,建成了中国木活字印刷文化村。
1450年,德意志人古腾堡(右一)改良了中国的活字印刷术。
编者按8月8日晚,第二十九届奥林匹克运动会在北京开幕,开幕式上表演的“四大发明”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国古代四大发明对世界产生了深远影响。不过,它们是怎样走向世界的?西方人是怎样学到这些技术的?“史海”版分两期为读者朋友揭开四大发明的外传之谜。
中国难民将造纸术带至朝鲜
在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中,造纸术是最早传播到其他国家的。
两汉交替之际,大批中国百姓为避乱涌入朝鲜半岛,造纸技术随之传到那里。20世纪60年代,考古工作者在朝鲜半岛的一处古墓中发现了带有西汉永始三年(公元前14年)字样的纸张,这是有确切年代可考的中国造纸术外传的最早明证。
在从中国三国时期至唐朝这段时间里,朝鲜半岛上的新罗、百济等国一直充当中国文化向日本传播的桥梁。中国的造纸等技术就是由朝鲜半岛诸国传至日本的。中国的造纸技术也先后传到了越南、柬埔寨等地。
阿拉伯帝国俘虏中国造纸匠
公元751年,唐朝大将高仙芝率军与大食(阿拉伯帝国)将军沙利会战于中亚重镇怛逻斯(今哈萨克斯坦的江布尔)。激战中,由于唐军中的西域军队发生叛乱,唐军战败。怛逻斯之战后,唐军中的部分造纸工匠被阿拉伯军队俘虏。沙利将这些工匠带到中亚重镇撒马尔罕(今为乌兹别克斯坦第二大城市),让他们传授造纸技术,并建立了阿拉伯帝国第一个生产麻纸的造纸场。
从此,撒马尔罕成为阿拉伯人的造纸中心。公元794年,在中国工匠的指导下,阿拉伯帝国在都城巴格达(今为伊拉克首都)建立了新的造纸场。此后,阿拉伯帝国的一切政府文书、档案均书写在纸制品上。
随后,源自中国的造纸术随着阿拉伯大军迅速传到了叙利亚、埃及、摩洛哥、西班牙和意大利等地。
欧洲画师从中国偷走造纸术
中国造纸术传入欧洲前,欧洲人都是将文字书写在羊皮上,这极大地限制了文化信息的传播。造纸术的西传对欧洲教育、政治、商业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1276年,意大利半岛中部的蒙地法诺地区建立了意大利第一家生产麻纸的造纸场。此后不久,欧洲人开始改良造纸技术,但直至17世纪欧洲的造纸技术还只能达到中国宋代的水平。
为了解决欧洲纸张质量低劣的问题,法国财政大臣杜尔阁曾希望利用驻北京的耶稣会教士刺探中国的造纸技术。乾隆年间,供职于清廷的法国画师、耶稣会教士蒋友仁将中国的造纸技术画成图寄回了巴黎,中国先进的造纸技术在欧洲广泛传播开来。1797年,法国人尼古拉斯·路易斯·罗伯特成功发明了用机器造纸的技术。从此,中国的造纸术被欧洲超过了。
纸钞等促使印刷术广泛传播
造纸术发明之后,随着古代中国经济文化的发展,人们对以书籍为载体的文字信息的需要大大增加。于是,中国人发明了雕版印刷术。
公元645年,日本发生“大化改新”,随后开始向唐朝派遣唐使和留学生,全方面学习中国的儒家文化和先进技术,雕版印刷术也在这时传到了日本。公元983年,立国不久的北宋王朝应高丽王朝的请求,将两套佛经《开宝藏》赠送给高丽,中国刻字工匠有可能在此时进入了朝鲜半岛。后来,高丽又派人专门到中国学习雕版印刷术,培养了朝鲜第一批印刷工匠。
公元14世纪,朝鲜人在阅读中国宋代科学家沈括的科技著作《梦溪笔谈》时,不仅了解到中国人毕昇发明了陶活字,还从中掌握了中国的活字印刷术。
几乎是在造纸术西传的同时,阿拉伯人也接触到了中国的雕版印刷术。令后人感到不解的是,雕版印刷术并没有像造纸术一样在阿拉伯地区传播开来。有一种说法认为,阿拉伯人误以为中国人在印刷时使用猪鬃制成的刷子给印版上墨,认为用这种方法印刷《古兰经》会亵渎神明,因而影响了雕版印刷术在阿拉伯地区的传播。
由于蒙古人在其征服地区广泛使用纸钞,因而作为纸钞的印刷方法,活字印刷术也顺着丝绸之路西传至西亚、北非一带,随后又传入了欧洲。除纸钞外,纸牌和宗教画也促使了印刷技术在欧洲的传播。
德技师改良活字印刷术
元朝时期,欧洲人沿丝绸之路来到中国,学会了使用木活字。由于欧洲人使用的拉丁字母结构简单,且只有26个字母,比汉字更适合活字印刷。但拉丁字母字形圆润,刻字时不易下刀,因而欧洲人研究改进活字印刷工艺的动力更为强劲。
1450年,德意志人古腾堡在美因茨城的工厂中发明了哥特体拉丁文金属活字印刷技术,解决了长期困扰欧洲人的字形问题。1462年,美因茨发生动乱,工厂在战火中被毁,印刷工流落到德意志各地。后来,古腾堡改进的金属活字印刷术从德意志逐渐传播到欧洲各地。
1590年,意大利耶稣会教士范礼安从中国澳门到日本传教,把西洋印刷工和西文活字印刷设备带到长崎。范礼安在日本刊印了一些西文和日文书籍,但由于日本政府禁教,没有对日本产生多少影响。1592年,丰臣秀吉发动战争侵略朝鲜。日军在朝鲜看到工匠用活字印刷书籍,遂将书籍和数以万计的铜活字,连同铸字工匠一同掠回了日本。从此,日本有了活字印刷术。
据《环球时报》
女史箴图 扫红专栏
北京奥运会的开幕式上,那一场活字印刷术的表演真是盖了!从创意到表演都无懈可击,连境外媒体报道时,都一度以为是电脑控制。我为此狠狠地兴奋了一下,不仅仅是被画面震撼,还因为我一直就对活字印刷术感兴趣。
有一段时间,常跟几个对古籍版本着迷的朋友一起玩,跟他们相处久了,整天刻印本、石印本、影印本的在耳边念叨,自己也能张口就说出木活字、泥活字、铅活字这些名词出来。不明就里的人,还以为我多懂行呢。听得多了,有一天顺手拿起一本70年代印刷的书,翻了两页,脱口而出:“咦!这是铅活字的版本哩!”闻者大笑,说我中魔。
铅活字印刷如今听起来似乎颇有古风,其实再普通不过了,80年代早期出版的书基本上都是铅活字印刷,被照相排版取代也不过是最近二十来年的事。我们小时候看的书偶尔一两个字睡着或是倒立者,就是活字排版时代才有的事,如今的激光照排是断不会出现这种情况的。
小时候曾经随父亲去过县印刷厂,见到排字工人在一个斜放的钢盘上埋首工作,身边是密密麻麻又小小的铅字,拿起来看,字全是反的。我大为好奇:“书就是这样印出来的啊?”在我看来,印刷似乎是一件非常神圣的事。
80年代后期照相排版出现之后,铅活字印刷被淘汰了,技术的革新使出书变得越来越迅速、容易。90年代网络普及之后,依赖印刷而产生的纸质媒体是否抵得过无纸化的网络媒体,一度成为文化界热闹的话题。
网络阅读会消解纸质阅读吗?现在依然是个话题。
不久前曾经旁听一场文化沙龙,主题是“网络时代与阅读变革”。参加讨论的近十位嘉宾年龄跨度三十年,最年轻的也有三十来岁。他们无一例外地喜欢传统阅读,喜欢把书拿在手中的那种感觉,但每一个人却又像鱼离不开水一样离不开网络,大量信息都是从网上获得。很多人一边肯定着网络阅读,一边品味并陶醉于传统阅读,相信以书本为载体的传统阅读一定不会被网络阅读淘汰掉。
座中只有一个人坚定不移地看好网络阅读,并且孜孜不倦地介绍着网络阅读的最新科技产品,坚信新技术对传统阅读是一个巨大冲击。他肯定地说,不久的将来人们不会再需要传统纸质出版物,人们将通过网络等数字媒介获得一切,因此“现在要讨论的是未来我们该怎么办,而不是怀疑它有没有可能。”
说这话的是座中最年长的一位,年过花甲。他直接把印刷术送进了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