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桥一路”,是指连接海口至文昌铺前镇的跨海大桥、从铺前镇贯通整个文昌东部沿海的旅游干道和与文昌清澜镇相接的跨海大桥。
“一虹七彩”,是指两桥一路以及围绕铜鼓岭旅游区的七个功能带:蓝色海洋运动娱乐带、黄金沙滩休闲度假带、紫色高端观光旅游带、红色运动休闲带、橙色海景旅游居住带、青色滨海交通带、绿色生态农业带。
作为列入我省“十一五规划”的重点项目,铜鼓岭的发展目光绝不仅仅落在文昌一隅,而是要串起整个琼东北旅游产业圈的大循环。
它在海南岛最东端的崛起,极有可能重振文昌渐受冷落的丰富旅游资源,提升琼东北休闲度假旅游产品,甚至扮演海南旅游在南北两个旅游圈之外的第三极。
以保护促开发营造多重生态
根据规划,铜鼓岭旅游区将由八大组团构成,包括铜鼓岭国家自然保护区、淇水湾滨海度假区、月亮湾滨海度假区、云梯创意园区、宝陵河公共中心区、龙楼旅游风情小镇区、沿海生态保护区、外围生态农庄区。
其中,占地44平方公里的铜鼓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将是整个旅游区的地理标志物和旅游品牌。旅游开发和自然保护如何协调?主开发商华隆投资集团相关负责人一语中的:开发中重保护,以保护促开发。
铜鼓岭有一些特有的资源。一是热带季雨矮林,一种全世界少见的特殊植被类型,具有重大的科学研究、观赏和保护价值。二是全省最好最丰富的珊瑚礁资源。三是海蚀地貌遗迹类型齐全、清晰,为国内罕见。四是植被层次清晰、动植物种类繁多,形成了从高山到海洋多种生态群落共存的奇妙景观。铜鼓岭地区无疑是海南北部目前最为纯净的原生态滨海区域。
这些珍稀的资源正是铜鼓岭旅游的核心资产。在着手制作旅游区总体规划后,华隆投资集团和保护区管理处共同邀请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主导编制了自然保护区的总体规划,并于今年初通过国家环保总局的验收。
华隆投资集团副总裁李瑞霖表示,在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和实验区,华隆将在人力和资金上全力支持保护区的科学研究与保护工作。
融入琼东走廊升级文昌旅游
早在1983年,铜鼓岭就成立了自然保护区,1988年建省伊始即成为省级保护区,2003年升级为国家级保护区,是海南8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之一,更是海南开发较早的十大重点旅游区之一。但是,多年来铜鼓岭并没有真正融入海南旅游。
铜鼓岭的境遇恰是文昌旅游资源的真实写照。经济较富足、旅游资源丰富的文昌,在南北旅游圈的夹缝之中多受冷落,逐渐归于沉寂。
业内人士指出,文昌旅游的落寞在于其旅游资源还没有真正融入到海南旅游圈的循环当中,这里面有交通、区位等外部因素,也有开发、管理等自身原因。
现状的改变首先是观念的改变,体现在开发上,就是规划的思想。
两次土地现状调查、组织国内外4个课题组、6个不同专题,在制定铜鼓岭旅游区总体规划之前,华隆投资集团进行了深入论证和研究。
李瑞霖表示,最让他们充满信心的是与政府达成共识:铜鼓岭旅游区开发建设的着眼点放在带动整个文昌滨海旅游经济带以及推进海南东部沿海旅游带的发展上,要使项目的开发建设能充分发挥对文昌、对海南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长远效益和整体效益的推动和促进作用。
让他们没有想到的是,在编制规划的过程中,传来了我国第四航天城选址文昌的好消息。“航天城与铜鼓岭咫尺之遥,将相互促进、互为依托,极大促进二者的发展。”华隆集团相关负责人说,航天城将提升铜鼓岭旅游区的知名度,铜鼓岭的差异化旅游产品将同样吸引航天城的游客,并树立“中国卫星发射最佳观赏地”的形象。
以“琼东第一峰”为支点,铜鼓岭的建设正在撬起东部的旅游产业集群。
村庄改造体现规划亮点
同样将在今年下半年启动的还有1500亩安置区的征地与建设项目。今年内将完成首期500亩的用地,首期安置区规划建筑面积约10万平方米。这些安置区将在当地村民搬迁之前逐步建成。“先建安置区后搬迁的模式是项目和谐发展的重要一环。”
家住铜鼓岭下的村民周先生表示,如果旅游区发展起来,肯定能带来许多外地游客,他打算将来开个餐馆或旅馆。根据规划,搬迁到镇区安置地的村民,将从事与旅游度假密切相关的服务行业。
“农民得到稳定,政府和农民先赢,开发商才有机会赢。”华隆投资集团董事局主席熊贤林在开工典礼上说。强调当地居民能够共享开发建设的成果,同样表现出规划思想的改变。
新的思路还在延续。铜鼓岭的规划中一直强调多种类、多生态景观和资源的并存。在这里,山峰与田园相映、碧海与森林相衬、沙滩与怪石相交、椰树与海岸相守,几乎集成了滨海旅游、休闲、度假所需的全部元素。
从充满新思想的规划出发,不难对铜鼓岭旅游区的未来展开想象:山涛如诉,碧波如梦。在未来如梦如幻的铜鼓岭景区,一座30公里的海岸步行桥蜿蜒穿梭,像穿珍珠一样串起沙滩、海浪、森林、高山、怪石、酒店……即使是梦,这也是世界上美不胜收的梦境。
(本报文城7月25日电)
“海南旅游具备参与国际竞争的条件,在建设国际旅游岛的大背景下,更应积极参与国际竞争。”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海南旅游研究所所长杨哲昆表示,拥有一流度假资源的海南岛,可以在国际化方面先行先试,为中国旅游业转型升级探路。
试点海南带动全国旅游产业
杨哲昆认为,中国旅游业起步晚,但资源种类丰富,发展速度快、潜力巨大。基于目前不了解国际旅游市场的运作而无法全面国际化。利用海南建设国际旅游岛的契机,可以将国际旅游市场的经验和做法输入到国内,带动整个旅游市场共同发展。同时,海南旅游先行先试,率先与国际接轨,扩充客源,促进旅游产业转型升级,对全国的改革开放也将会起到一个促进的作用。
培养全社会开放意识
杨哲昆建议,要培养全民全社会开放意识。要深化国际旅游岛观念,引导全社会欢迎、接受游客,让每个海南人意识到自己的责任,亲历打造真正的旅游城市,开展讲普通话活动,培养具备国际语言人才,并延伸到中小学校园中去,对语言也要从娃娃抓起。同时,在交通、医疗、生活各方面与国际接轨,按照国际化市场运作,方便外国游客。
(本报海口9月26日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