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文化学者肖云儒近日接受了比利时国家电视台丝路报道团现场采访,讲述了丝绸之路和起点西安的故事。
据悉,比利时是欧洲较早全程报道丝绸之路的电视台。目前丝路在欧洲各国正在升温。此次比利时丝路采访团将用50天时间采访丝路沿途各国主要景点,并请当地专家进行解读。
肖云儒去年走过丝路八国,因此特别邀请他讲述沿途故事。肖云儒透露,采访主要从长安出发的古代丝路对中国的发展做过的贡献,如何帮助中国打开了对外交流的大门,新丝路的发展前景如何等问题进行了交流。访谈的外景地是西安大庆路大型户外丝绸之路群雕,同时还展示了西安南门广场夜景等。
据悉,此次制作的节目将覆盖全欧洲播出,首站采访西安,而后经兰州、敦煌、新疆,进入中亚哈萨克斯坦、土库曼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再由里海进入高加索地区阿塞拜疆、格鲁吉亚、亚美尼亚三国,然后由俄罗斯、波兰、德国回到比利时。
华商报记者 刘慧
晚清的新训蒙教材,教人善待邻居。
“慎节饮食”,也是重要一课。
《蒙学中国历史教科书》刊出的“西人东渡”的故事。
“泰坦尼克号”事件被写入了商务印书馆编写的《共和国教科书·新国文》教材中。
启蒙教育经历千年未有之巨变《三字经》《千字文》淡出 教材向外来世界打开大门
《三字经》、《千字文》、《幼学琼林》、《大学》、《四书》……这些国人至今耳熟能详的典籍,是上世纪初科举制度废除之前流行于各私塾的启蒙教材。
“早起身,下床去,先洒水,后扫地,开窗门,抹台椅,洗完面,梳条辫,见先生,要叫声……”这是科举制度废除之后,流行于南粤的新训蒙“三字经”,虽然形式依旧传统,但内容浅显活泼,大大拉近了与儿童的心理距离。
“时船中电灯照耀如白昼,乐工奏曲不改常度,久之,乃易其欢愉之调,而为庄重之歌。歌曰:‘上帝乎,吾将近汝’。自船沉,歌声乃随之俱沉,歌声乃随之俱沉于海底……”这是辛亥革命后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国文教材中一篇介绍“泰坦尼克号”事件的文章,课本出版时,距“泰坦尼克号”事件的发生只有两个月。
伴随着内容的变化,100多年前的启蒙课堂经历了“千年未有之巨变”,回顾这一段历史,或许我们更能直观地理解“进步”的曲折与艰难。
采写/广州日报 记者王月华
图片提供/文仕文化博物馆
(本专题资料由文仕文化博物档案馆提供,在此特别致谢。)
晚清私塾
初级课:《三字经》《千字文》中级课:《百家姓》《成语考》
请读者原谅我的无知,我一直以为废除科举考试是很遥远的事儿了,一翻资料才知道,原来它就发生在1905年,距今刚好110年。在科举制度废除前后,在启蒙教育这一行里唱主角的,当时就是私塾,当时广州就有80多家。
这些私塾分三类,一类是塾师要么在自己家里,要么在街面上租个铺面开馆授徒,这叫“家塾”;一类由宗族出钱,延师教学,本族弟子免费入读,这叫“义学”;还有一类是那些更有钱的人家,聘请老师来家讲课,这叫 “坐馆”。
不管是哪一类,课程内容都差不多,孩子刚入学,先读《三字经》、《千字文》、《幼学诗》,今天我们耳熟能详的“人之初,性本善……”、“天地玄黄、宇宙洪荒”、“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等词句,其实是当时最为初级的识字教材。不过,现在很多人把它们当做国学经典来贩卖给公众,这就有点“着三不着两”了。
读完《三字经》、《千字文》、《幼学诗》,接下来就要读《千家诗》、《百家姓》、《成语考》……这些算是中等课程的内容。如果父母只是希望孩子学会识字算账,以后好帮补家计做买卖,那学完“中级课程”就差不多了;但如果有志于参加科举考试,那就还得继续苦读《四书五经》。不过,这已是高级课程,不能再算入“启蒙课程”的范畴了,这里我们也暂且打住不说。
有趣的是,在传统私塾里,先生和学生不是“面对面”坐着的。查看当年的老照片,阴暗的私塾内,先生高坐最后一排,前面几排的学生背对着他,个个摇头晃脑做读书状。这在今人看来很奇怪的安排,在当时自有它的道理,反正老师也没有什么讲解,就是一遍遍念,念到背熟为止。所以,那时的私塾总是市面上最喧闹的地方之一,用晚清年间来到广州的传教士卫三畏的话来说,私塾里的每个孩子“都像拍卖商一样大声叫喊”。
1875年7月一期《纽约时报》则刊登了一篇题为《令人恐怖的考试制度》的文章,作者对孩子们一上学就读圣人的言论表示莫名惊诧。因为在英国,没人能够想象一个七八岁的孩子能够正确理解希腊罗马哲学家的经典著作。不过,后来他也发现了,其实,在中国传统私塾的课堂上,学生是否“理解”并不重要,能够机械地背诵出来,为将来的考试做好准备,才是最重要的。
新学课堂
“泰坦尼克号”故事 进入国文课本
1903年,日薄西山的清政府颁布了《初等小学堂章程》和《高等小学堂章程》,一方面要求各地私塾改进教学,一方面要求有条件的地方开办正规小学堂。1905年,科举考试终于被废除,传统启蒙教材在私塾里再无“一统江湖”的能力。
新版《三字经》童趣盎然
广州是“开风气之先”的地方,新教材流行起来的速度也特别快。在文仕文化博物档案馆提供的材料中,记者看到了上世纪初流行于广州的一套新训蒙教材,“早起身,下床去,先洒水,后扫地,开窗门,抹台椅,洗完面,梳条辫,见先生,要叫声……”这是“新版《三字经》”;“同台食饭、手足莫横,若要饮汤,让人起羹……”,这是“新版《千字文》”;“记得细时好,跟娘去饮茶,门前磨蚬壳,巷口拨泥沙,只脚踩狮狗,屈针钓鱼虾”,这是“新版《幼学诗》”,这套新训蒙教材虽然还是文言形式,一改说教口吻,用词浅显活泼,特别符合孩子的天性,所以出版后风行南粤,直到现在很多老人家都还能背得出来。说来也巧,这套新训蒙教材的作者,就是我们曾在“先生”系列里介绍过的岭南启蒙教育先驱陈子褒。
1903年虽是清政府开办正规学校的开始,但在广州,新式学堂的出现要早得多。据《广东省志·教育志》的记载,早在1898年,教育名流邓家骧就在西关创办了时敏学堂,附设时敏小学;同一年,邓尔雅和杜枚叔等又在今天的高第街附近开办了启明小学,之后,路得女学、述善小学等小学先后开办。辛亥革命之后,新式学堂的开办也大大加速,到1925年,全市公立小学已增加到70多家。
随着革新脚步的加快,启蒙教材里也有了越来越多“外面世界”的影子。大家都知道,“海上丝绸之路”是现在的一个大热话题,其实,早在1902年出版的《蒙学中国历史教科书》中,就有了“海上丝绸之路”的介绍,在题为《欧洲列国之东渡》的章节之下,教科书作者、一代名流丁宝书先生将“欧人东渡之原因”、“葡萄牙人之东渡”、“西班牙人之东渡”、“英法荷兰人之东渡”等历史事实一一说明,虽然每个话题不过百余字,但足以能让孩子理解历史全貌。更有意思的是,这套教科书开宗明义,要“叙过去进化之现象,为未来进化之引线”,可见进化论对当时知识界的影响之深。
老师坐轿子赶场兼课
除了“海上丝绸之路”,“泰坦尼克号”事件被写入教科书,是我这次搜索资料时的又一大发现。这一套由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共和国教科书·新国文》教材用整整两篇课文介绍了“泰坦尼克号”(当时译为“铁达尼号”)遇险事件。让人钦佩的是,教材出版的时候,距“泰坦尼克号”事件的发生不过两个月时间,可见商务印书馆的反应之快。若要细究原因,那就得说到当时各书商在教科书出版市场上的激烈竞争的很多细节了,这里不便过多展开。且让我们读一段教材中的原文:“时船中电灯照耀如常,俨如白昼,乐工奏曲不改常度。久之,乃易其欢愉之调。而为庄重之歌。歌曰:‘上帝乎,吾将近汝。’自船沉,歌声乃随之俱沉于海底……是役也,船员无不以死守职,秩序井然。旅客之舍身救人者,不可胜数,妇女亦镇定,罕闻啜泣声。闻有依恋其夫誓不愿行者,船员亦听之,不相强也……”这样的文字的确能让孩子真实地体会到人性的美好。当然,到了今天,文言文的形式是不能再学了,但这些文字里所蕴含的尊严和真诚,仍然值得教育者们借鉴。
不过,替那时的老教材说了这么多好话,可不代表那时的教育有多完美。事实上,在任何一个“新旧交替”的时期,总会有很多人“适应不良”。不信,让我们翻开昔日省立女子师范学校总务处主任罗宗堂先生的一篇回忆文章,这篇文章发表在第7辑《广州文史资料存稿选编》上。罗老先生在文中回忆道,清末民初的各家学堂,教师都有听差伺候,每当上课铃响时,就有听差走到教员休息室,鞠躬请驾,教员们这才施施然拿起粉笔,走进教室,而且,虽然各校都按章程开了图画、手工、音乐、物理和化学课,但由于老师奇缺,所以兼课者大有人在,他们往往“以轿代步”,忙起来连午饭都在轿子里解决。可很多兼课者能力也相当一般,上实验课不会操作实验仪器的,上地理历史课连挂图都没有一张的,上音乐课唱点流行粤曲小调的,在课堂上比比皆是。这些当时人们见怪不怪的现象也提醒着我们,千万别过于美化那个时代的教育,从而歪曲了事实。
精彩声音:“充分发挥媒体在‘一带一路’建设中的推动作用,通过媒体间的产品互换和交流,新闻和信息互刊互播,推动和加强沿途国家间的交流和了解,让媒体成为交流的机制化载体。只有媒体合作激发出正向效应,‘丝路报道’才能更加有效有力。”
中国有句古语:志合者,不以山海为远。今天来自不同国家的媒体友人济济一堂,为了共同的目标和话题,那就是中国“一带一路”中的“龙江陆海丝绸之路经济带”。黑龙江虽然地处中国北部边陲,但现在她迎来了新的繁荣期和对外开放的新机遇。
《黑龙江日报》作为黑龙江省最有影响力的报纸,在承担传播“龙江丝路带”的战略理念,传播中华文化,提供价值认同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从2014年开始,刊发“龙江丝路带”的新闻稿件达200余篇,刊发理论文章近350篇。
“龙江丝路带”遍地是精彩,处处有故事,是座新闻的富矿。为给“龙江丝路带”注入更多正能量、新风采,媒体要建立互联互通互动的链接共同体,着力当好记录者,讲好“丝路故事”。恪守客观理性,真实、及时、生动地报道“龙江丝路带”沿线国家及主要地区的发展进步,建设性地推动这项振兴区域、造福沿线、普惠人民的大业;为促进不同国家和人民的相互理解,多渠道传播正能量,坦诚客观地报道各国的新闻信息、文化观念、风土人情,以开放交流之心,扬和谐友谊之情,通过各种策划活动和多渠道传播,当好阐释者,传扬丝路精神;媒体应成为区域间文化交流合作的机制化载体,当好推动者,促进丝路合作。充分发挥媒体在“一带一路”建设中的推动作用,通过媒体间的产品互换和交流,新闻和信息互刊互播,推动和加强沿途国家间的交流和了解,让媒体成为交流的机制化载体。只有媒体合作激发出正向效应,“丝路报道”才能更加有效有力。
下一步,《黑龙江日报》将开设“龙江丝路专刊”,集团都市类报纸《生活报》将开设专栏。还将与《内蒙古日报》合作,共同发起“中蒙俄”两省三国四报“一带一路”大型系列采访活动,将组织20人采访团队挖掘和采集“丝路风情”、“丝路故事”。
【编者按】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国际研讨会在泉举行,早报开设“海丝观察”栏目,继续通过“会中人”(与会嘉宾和参加会务工作的泉州专家等)的眼睛,观察大会盛况、“海丝”细节和共建共融等内容和元素。
“我们脚下的这块土地,曾经是一个光辉的起点。700多年前,正是从这里出发,中国航船远涉重洋,在辽阔的海洋间搭起经贸之网,架起友谊之桥。那时泉州港闻名于世,是与埃及亚历山大港齐名的东方最大海港。” 昨日在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国际研讨会会议间隙,人民日报社副总编辑卢新宁来到泉州开元寺、中国闽台缘博物馆和老君岩考察,循着海上丝绸之路的印迹,与泉州来个亲密接触。
卢新宁表示,过去只在书上了解泉州,这次踏上这片古老的土地,更加深切地感受到这座城市的魅力。
领略海丝起点城市魅力
赞泉州多元文化很厉害
这是卢新宁首次来到泉州,虽然时间短暂,她还是在会议间隙抽空到市区转转,体验一把咱厝人的生活:吃碗泉州人最爱的面线糊;逛逛开元寺,寻找西塔上的猴行者浮雕,参观道教的麒麟壁,品味印度教的石柱,欣赏弘一法师的墨宝;到闽台缘博物馆,了解、感受闽台之间相近的地缘、相亲的血缘、相承的文缘、相连的商缘和相循的法缘;而后来到老君岩,瞻仰中国最大的道教石雕老君像……其间她不停地赞叹:“泉州真的很厉害!”
“泉州很适合静修。”这是卢新宁第一次来泉州,她期盼以后还有机会再来泉州,更细致地品味这座多元文化之城。她告诉记者,此前她多次与泉州擦肩而过,没想到这一错过就是十几年。正巧这回海上丝绸之路国际研讨会在泉州举办,让大家有机会相聚在这里,近距离地领略这座海丝起点城市的魅力。
丝路故事精彩纷呈
用三个“E”讲好故事
11日,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国际研讨会在泉州开幕,人民日报社副总编辑卢新宁在“海上丝绸之路:价值理念与时代内涵”圆桌会议上,从媒体人的角度阐述如何讲好丝绸之路的现代故事,提出丝路故事精彩纷呈,媒体人要用三个“E”讲好故事,推动各个国家和各国人民心路之间的互联互通。
卢新宁认为,丝绸之路是一条互尊互信之路,一条合作共赢之路,一条文明互鉴之路。在传承、振兴的历史进程中,作为一名媒体人,应站在历史和世界的层面思考丝路,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高度解读丝路,为未来留下这个时代精彩的丝路故事。具体到如何讲好“一带一路”的故事时,她提出以三个“E”(即“eyes目光”、“enclosure空间”、“exchange交流”)推动各个国家和各国人民心路之间的互联互通。
你能想象在国内的市场上买燕窝,买来的是马来西亚的正宗燕窝吗?
这是天津渤海商品交易所正在做的事。
“一带一路”,让中国企业加快“走出去”,也让沿线国家的商品资源更多“走进来”。这,都需要交易平台。
渤商所就是这样一个平台。长期以来,我国在国际贸易体系特别是大宗商品贸易体系中处于弱势地位,常出现中国买什么、什么就涨价的情形。成立于2009年9月28日的渤商所,天然就肩负着为中国争取国际贸易定价权的使命。
“一带一路”重大倡议提出后,渤商所及时调整发展战略,加大力度推进与沿线国家的合作。2014年4月15日,马来西亚前总理巴达维访问渤商所并见证燕窝挂牌签约仪式。随后,马来西亚的燕窝可以通过渤商所旗下的“直购网”,直接进入中国百姓的餐桌。同年5月31日,中国—马来西亚经济高层论坛期间,渤商所与马来西亚一家管理公司交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决定联手推动马来西亚燕窝、棕榈油等特色资源产品在渤商所挂牌销售。其实,早在2013年,马来西亚的橡胶就开始在渤商所电商平台上销售了。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资源丰富,并且在国际大宗商品市场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比如,天然气、石油、煤炭等的储量和产量均位居世界前列,资源潜力巨大。沿线国家跨境贸易频繁,增速明显高于全球平均水平。”渤商所董事长阎东升说,“在引进来的同时,我们更希望能够借助互联网打造一个新的贸易平台,使我们的企业、产品能够不受歧视地参与国际竞争,帮助企业更好地‘走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