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图书 报纸 期刊 图片 视频 新闻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音频
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相关搜索词
扩大丝路“朋友圈”(丝路故事)
作者: 郭舒然 李坚  来源:人民日报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宁波日报讯(记者顾玮)昨日起,8集“宁波海上丝路”系列节目在中央电视台第四套“华夏文明”栏目中播出。该节目每天播出一集,每集5分钟,每日分三次滚动播出,分别是9时55分、14时30分及22时55分。“宁波海上丝路”系列节目由市委宣传部、市文化局、市委外宣办配合央视四套海外频道摄制完成。节目分8集播出
全文:7月1日,一声长笛,“青岛号”班列满载从山东青岛港运来的100个标准集装箱,从中铁联集青岛中心站开出,运往哈萨克斯坦等国家。该班列不仅使青岛至欧盟的物流时间由1个月压缩至12—18天,更串联起了东亚
中国丝路故事正在全球传播
作者:暂无 来源:青岛晚报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在东亚文化之都.青岛活动年活动中,在对外文化交流平台建设上,青岛市将主动对接“一带一路”国家战略,以文化交流推动民心相通。青岛在“一带一路”国家战略中具有重要地位,既是丝绸之路经济带新亚欧大陆桥经济走廊的主要节点城市,又是海上丝绸之路海上合作战略的支点城市。主动寻找东亚文化之都与国家战略的契合点,推
全文:

在东亚文化之都.青岛活动年活动中,在对外文化交流平台建设上,青岛市将主动对接“一带一路”国家战略,以文化交流推动民心相通。青岛在“一带一路”国家战略中具有重要地位,既是丝绸之路经济带新亚欧大陆桥经济走廊的主要节点城市,又是海上丝绸之路海上合作战略的支点城市。主动寻找东亚文化之都与国家战略的契合点,推出中国船长郭川驾驶帆船环行海上丝绸之路大型活动。选取沿陆上丝绸之路西行取经、海上丝绸之路回国、青岛崂山登岸的东晋僧人法显为突破口和切入点,高起点打造法显系列文艺作品。与央视新影集团签约,以法显为线索,拍摄电视文献片《重走法显路》,推动青岛文化走向更多的国家与城市。筹备拍摄法显题材的故事片,让中国丝路故事在世界各国传播。

“美丽中国”在意大利讲述丝路故事
作者:暂无 来源:人民政协报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由中国国家旅游局主办的“美丽中国”系列活动日前在意大利罗马拉开帷幕,讲述丝绸之路上的中国故事。这次主题为“新旅游、新常态”的活动将会场选在了罗马美食超市“品尝意大利”(Eataly),现场除了有中国图片展示,还有中国国家旅游局提供旅游咨询,多家航空公司推广丝绸之路旅游产品;在超市的烹饪教室里,中国大
全文:的丝绸之路更是一种符号,是中国愿与这条路上其他国家共同发展的象征。据中国国家旅游局介绍,今年是“美丽中国-2015丝绸之路旅游年”,在全球开展一系列宣传推广活动旨在深化丝绸之路沿线国家旅游合作,增进中国
讲好丝路故事 做活甘肃文章——热烈祝贺第五届敦煌行·丝绸之路国际旅游节开幕
作者:暂无 来源:甘肃日报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讲好丝路故事做活甘肃文章——热烈祝贺第五届敦煌行·丝绸之路国际旅游节开幕本报评论员“畅游绚丽甘肃、发展丝路旅游。”丝路古城嘉峪关,迎来了第五届敦煌行·丝绸之路国际旅游节。这是我省经济文化生活的一件大事,也是服务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促进旅游产业发展、扩大甘肃旅游品牌国家影响力和国际传播力的一项盛事。我
全文:

讲好丝路故事 做活甘肃文章——热烈祝贺第五届敦煌行·丝绸之路国际旅游节开幕

本报评论员

“畅游绚丽甘肃、发展丝路旅游。”丝路古城嘉峪关,迎来了第五届敦煌行·丝绸之路国际旅游节。这是我省经济文化生活的一件大事,也是服务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促进旅游产业发展、扩大甘肃旅游品牌国家影响力和国际传播力的一项盛事。我们对旅游节的开幕,表示热烈祝贺。

“一带一路”,是国家层面的重大部署,也是甘肃发展的重大机遇。作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甘肃正在抢抓机遇,更加有力地融入国家“一带一路”建设的大战略,倾力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甘肃黄金段,不断开创对外对内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局面。敦煌行·丝绸之路国际旅游节,作为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唯一一个以“丝绸之路”命名的常设性旅游节庆活动,无疑是很好的对外合作交流平台,承载着重要使命。本届节会突出“一带一路”主题,举办丝绸之路旅游媒体对话会,邀请境内外百家新闻媒体共同探讨丝路旅游合作发展,形成旅游节“一节、一会、一展”的常态化格局,必将对促进甘肃乃至西北地区旅游发展及与国际交流合作产生重大推动作用,对进一步开展务实合作拓展交流渠道,奠定合作基础。

旅游兴,文化兴,经济兴。举办敦煌行·丝绸之路国际旅游节,是推动我省从旅游资源大省向旅游大省转变,助推甘肃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的重大举措。敦煌行·丝绸之路国际旅游节连续举办四届,已经逐渐成为甘肃旅游与境内外旅游市场进行多层次、宽领域、全方位合作与交流的有效平台,在拉动旅游经济增长、促进旅游基础设施改善、带动旅游项目建设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本届节会,还将成立由12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共同发起组成的丝绸之路旅游推广联盟。发挥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各省份联动作用,建立起“整体联动、资源共享、信息互换、品牌共建、优势互补”的联盟宣传推广模式,树立区域旅游的整体形象,促进丝绸之路旅游品牌建立,从而带动全省旅游业的转型升级和提质增效,为建设幸福美好新甘肃提供强劲动力。

丝绸之路,一端连着历史,一端指向未来;一端连着甘肃,一端连着世界。让我们以旅游节为契机,把丝路的故事讲好,把甘肃的文章做活。让开放的甘肃,张开怀抱拥抱世界,迎接更加美好的未来。

丝路故事
作者:暂无 来源:人民日报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宁波日报讯(记者顾玮)昨日起,8集“宁波海上丝路”系列节目在中央电视台第四套“华夏文明”栏目中播出。该节目每天播出一集,每集5分钟,每日分三次滚动播出,分别是9时55分、14时30分及22时55分。“宁波海上丝路”系列节目由市委宣传部、市文化局、市委外宣办配合央视四套海外频道摄制完成。节目分8集播出
全文:

到访中国逾百次

本报驻泰国记者施晓慧

在曼谷沙吞大厦,泰国前副总理、泰中友好协会会长功.塔帕朗西在其办公室接受了本报记者的采访。不大的会客室里,除了数件中式摆件之外,最引人注目的是他与中国政要和友人的数十张合影照片。

功.塔帕朗西1974年步入泰国政坛,担任时任外交部长差猜的秘书。1975年随差猜到访中国。1998年,接替差猜担任泰中友好协会会长。在长达近40年的时间里,他与中国结下了不解之缘。他兴奋地谈起自己与中国的故事:“从1975年算起,我访问中国已经超过100次,见过中国历任主席和总理。毛泽东主席非常有个人魅力,周恩来总理是我见过的最杰出外交家,邓小平副总理是一位实干家……”

他喜欢回忆,特别是1998年他对中国的那次访问。当时他任泰国副总理,却意外受到朱镕基总理的接见。朱总理对他说:“我和您会见,不是因为您是泰国的副总理,而是因为您是中国人民的老朋友。”功.塔帕朗西手抚胸前深情地说,能被看作中国人民的老朋友令我感动不已,中国领导人是不忘老朋友的!

对于中国提出的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倡议,功.塔帕朗西表示,泰国政府和民间友好人士不仅高度赞同,更将其视为泰国发展的机遇。泰国应该在东盟中发挥带头作用,积极参与建设海上丝绸之路,为东南亚和平与发展做出贡献。

郑和来到三宝垄

本报驻印度尼西亚记者刘慧

每年农历六月三十,是郑和登陆三宝垄的日子,当地居民都会举行盛大游行,将郑和像从大觉寺抬到三保洞,这已成为当地的一个重要节日,除了华人,越来越多的印尼当地人也开始参与到这项盛事中。

原来,三宝垄是印尼中爪哇省的首府,这个小小的港口城市最令人津津乐道的是它同中国的不解之缘。600多年前,中国著名航海家郑和带着庞大的船队,满载着中国的宝贵财富和两国友好的美好愿望,沿着海上丝绸之路来到了印尼,其首次登陆的地方就在三宝垄。沧海桑田,今天的三宝垄已成为众多华人聚居的城市,当地华人为了纪念郑和这位伟大的文明使者所修建的三保洞、大觉寺已成为城市重要的文化景点,吸引着各国游客前来参观。

花木葱茏,雕梁画栋。三保洞处处透着浓郁的中国文化特色,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一座高约11米的郑和雕像。随行的当地导游告诉记者,这里几百年前还是海洋,郑和的船只就曾停泊在这里。

当年的郑和船队带来了瓷器、茶叶、丝绸,促进了两国的贸易往来和文化交流。印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蜡染工艺巴迪克就在这个过程中受到中国的影响,一些极富中国文化寓意的设计被当地人吸收,并用在巴迪克的设计中。此外,郑和还帮助当地居民打败了海盗,令当地人民感激不已,进一步加深了两国人民的友谊。三保洞里一幅幅逼真的壁画生动地刻画出郑和挥斥方遒、勇擒海盗、当地居民热情相迎的场面。

祖孙三代中国情

本报驻越南记者杨晔

“我希望能有更多的年轻人学习中文,也希望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理念能拉近越来越多中越两国年轻人的距离,让中国文化走向更远。”陈碧芳是越南岘港外国语大学中文系的教师,一名名副其实的“中国通”。生活中的她还有着与众不同的兴趣爱好,唐诗宋词、明清小说和弹古筝是她的最爱,阅读中国古典文学书籍更早已成为她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对于当下风行中国的古装历史剧更是耳熟能详。陈碧芳对记者说:“我非常热爱中国文化,我觉得我上辈子就生活在中国!”

陈碧芳一家与中国有着很深的不解之缘。陈碧芳的爷爷陈春提是越南著名的中国古典文学专家,著有《中国文学史》《中国古典小说》《杜甫诗》等十几部学术专著。受爷爷的影响,陈碧芳父亲陈光勇也来到位于广西桂林的育才学校学习,与同在那里学习的陈碧芳母亲苏氏碧凤相识,有情人终成眷属。陈碧芳的父母对中国,特别是广西、桂林始终充满着很深的感情。陈碧芳的母亲曾在一篇回忆文章里借用一句越南诗人的诗来表达自己对桂林的依依眷恋之情:“当我们还在这里时,这儿只是居住的地方;当我们离别的时候,土地突然化成灵魂……”

受家庭的熏陶,陈碧芳自小就对中国文化十分向往。2007年高中一毕业她就毫不犹豫地来到向往已久的桂林,成为了一名广西师范大学中文专业的留学生。陈碧芳说, 6年的留学生涯更让她深深爱上了那里。她小时候经常看电视剧《西游记》《三国演义》《红楼梦》,后来读了《三字经》《弟子规》《百家姓》等书籍,由此对中国的历史特别感兴趣。她现在正撰写一篇关于道教的论文呢。

陈碧芳说,学习中文并没有感到特别吃力,反而觉得是一种享受。作为一名教师,她最大的成就感就是看着学生毕业后能活跃在与中国有关的各行各业,发挥所学的专长。再有几个月,她的孩子就要出生了,她也会教她的宝宝学习中国文化,让她的家庭与中国的情缘一直延续下去。

“丝路专列”讲述丝路故事
作者:暂无 来源:海南日报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本报特派记者金昌波徐一豪齐松梅赵优丝绸之路有多长?如何才能快速了解丝路风情?西安市民的答案是:西安地铁“丝绸之路文明号”。11月21日上午,海南丝路行采访团登上西安地铁1号线“丝路文明号”专列,领略昔日丝路起点的别样风采。“9月21日是国际和平日,西安地铁特意在当天正式运行丝路文化专列,运行时间和票
全文:本报特派记者 金昌波 徐一豪 齐松梅 赵优 丝绸之路有多长?如何才能快速了解丝路风情?西安市民的答案是:西安地铁“丝绸之路文明号”。11月21日上午,海南丝路行采访团登上西安地铁1号线“丝路
挥别“中转站”尴尬 迎来“新海丝”机遇(丝路故事)
作者:暂无 来源:人民日报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宁波日报讯(记者顾玮)昨日起,8集“宁波海上丝路”系列节目在中央电视台第四套“华夏文明”栏目中播出。该节目每天播出一集,每集5分钟,每日分三次滚动播出,分别是9时55分、14时30分及22时55分。“宁波海上丝路”系列节目由市委宣传部、市文化局、市委外宣办配合央视四套海外频道摄制完成。节目分8集播出
全文:本报北海1月5日电(记者庞革平、谢振华)2014年12月31日,乘坐吉祥航空HO1281航班的林莉莉女士,成为广西北海机场2014年第100万名旅客。获益旅游市场的强劲带动,北海机场通航27年,年
今年青海湖沙雕旅游季“讲述”丝路故事
作者:暂无 来源:青海日报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六月六日,在青海湖沙岛景区《东方圣殿》沙雕前,人们有的坐在沙地闲聊,有的拍照留念,小朋友们则开心地玩起沙子来……本报记者/邢曼玉摄本报记者/邢曼玉6月6日,青海湖沙岛景区游人如织。2015青海湖国际雕塑与大地艺术旅游季在舞蹈《圣湖鼓韵》中拉开了帷幕,向往碧海金沙和沙雕艺术而来的游客们,徜徉在蓝天、碧
全文:,青海湖沙岛景区游人如织。2015青海湖国际雕塑与大地艺术旅游季在舞蹈《圣湖鼓韵》中拉开了帷幕,向往碧海金沙和沙雕艺术而来的游客们,徜徉在蓝天、碧海、金沙之间,或在沙雕区游览观赏,或在湖边奔跑嬉戏,尽情享受
穿越历史时空的海南丝路故事
作者:暂无 来源:南国都市报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老渔民的更路簿。渔民自制的简易罗盘,配上更路簿便能远航。更路簿以手抄本的形式历代相传。本版图片均由南国都市报记者孙学新摄南国都市报记者敖坤孙学新海的故事在考古队员眼中,南海每一处沉船遗址都有一个故事,都是一处宝藏,默默述说昔日繁华。不久前召开的南海水下考古协调会确定,将对三沙珊瑚岛一号沉船、金银岛一
全文:意寻找一件件实物证明。2007年3月10日至5月13日,蒋斌与其他考古人员一起,戴上氧气瓶沉到海底,一点点挖掘出了西沙“华光礁1号”沉船上精美的文物。潜下去,看到一件件从沙砾间露出一星半角的南宋瓷片,蒋
佛山如何讲好“新丝路故事”
作者:暂无 来源:南方日报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张培发一百年前,“下南洋”掀起了佛山人“出海”迁徙的浪潮;一百年后,“新丝路”将开启佛山资本“出海”布局的新篇章。3月28日,国家三部委联合发布文件,明确18个省市在“一带一路”中的定位及对外合作重点方向。这个极富想像力的战略将推动中国从资本输入国向输出国、从实物商品制造国向货币输出国的转变。作为“
全文:

张培发

一百年前,“下南洋”掀起了佛山人“出海”迁徙的浪潮;一百年后,“新丝路”将开启佛山资本“出海”布局的新篇章。

3月28日,国家三部委联合发布文件,明确18个省市在“一带一路”中的定位及对外合作重点方向。这个极富想像力的战略将推动中国从资本输入国向输出国、从实物商品制造国向货币输出国的转变。

作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广东历史上就是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港口和贸易中心之一,而位于三江汇流处、紧邻珠江出海口的佛山一直是中国海上贸易的重要参与者。史载,北宋初年,佛山就设立了“市舶务”机构,专门负责对外贸易之事。到了明清时期,佛山瓷器、铁锅、布匹、药品等手工业更源源不断运往海外各地。市民熟悉的“广州十三行”,其许多外销货品也均源自佛山这座岭南小镇。

顺着海上贸易开辟的航线,近代不少佛山人更上演了各种惊心动魄的“下南洋”故事,出海“闯天下”。岭南天地里的简氏别墅就是这段历史的见证者,简照南、简玉阶兄弟生产的飞马、双喜牌卷烟享誉国内外。

改革开放以来,作为中国民营经济的发源地之一,佛山孕育了面向全球开放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走出”佛山更成为这座城市内在从未间断的冲动。上世纪90年代,以佛山为代表的“广货北伐”,在大江南北缔造了“喝珠江水、吃广东粮、穿岭南衣、用粤家电”的传奇。进入新世纪,以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为标志,佛山制造更开启了在全球“攻城略地”的新步伐,每天,一艘艘满载着佛山制造的货轮顺西江而下,通过珠江入海口驶往世界各国,成就了珠三角作为“世界工厂”的声誉。

如今,伴随着中国吹响“一带一路”的新号角,佛山制造“走出去”将迎来一个全新的空间格局。统计显示,过去一年,佛山赴境外投资的项目达26个,同比增长13.04%,总投资额达4.8亿美元,同比增长近三倍。这组数据足以说明,佛山企业较以往任何时候都拥有“走出去”强烈冲动。

那么,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佛山该如何借力“一带一路”继续勇闯天下?

首先,佛山应认清自身在“新丝路”中比较优势。30年来,以佛山为代表的珠三角地区,凭借廉价的土地、劳动力等要素资源,成功嵌入全球产业的加工环节,从而造就庞大的制造业集群。如今,在东南亚地和内陆地区崛起的背景下,佛山制造业所拥有的成本优势已经日渐缩小。但不可否认的是,在30多年的成长历练之中,佛山累积了大量的工业资本,沉淀出一套相对成熟的制造业体系及技术,同时还拥有很多地区难以企及的优势产能。这三者共同奠定了佛山“走出去”的基础优势。

其次,佛山应辩证认识“新丝路”的双向互通作用。“新丝路”从中国东南沿海港口出发,一路南下南海,一条线路绕过印度洋直通欧洲等地,另一条线路向南太平洋出发,抵达南美洲诸国。航线所经之地,几乎都是新兴的市场空间,为佛山输出优势产能和资本提供了“出路”。反过来看,这两条线路也联系着世界多种文明和文化,在相互碰撞与交流之中,将可为佛山嫁接国际各种资源提供“接口”,让佛山拥有在更高层面上、更大范围进行资源配置的能力。

第三,佛山该如何向“新丝路”进军?过去30年,佛山制造主要紧盯欧美发达国家,比较熟悉先进地区的文化与市场。而“新丝路”沿途所经之地,国家与地区不计其数,各国文化习俗与政治制度、市场规则差异巨大,信息不对称所带来的影响将是无法忽视的一个“障碍”。如何克服这种障碍?一方面是要进一步发挥政府的作用,为企业“走出去”搭建各种协作平台,让企业走得稳、走得好,另一方面企业则要进一步发挥自身能动性,培育全球化思维和跨国管理技能。

当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徐徐启幕之际,古老而现代的佛山将上演一个全新的“下南洋”故事。一座有着多地无法比拟的优势产能和工业资本的城市,加上琴瑟和鸣的政府与市场关系,将在“新丝路”上如何完成全球化布局,书写出怎样的经济新梦,这是一个让人期待而又充满无限想象的事情。

互动方式:留言或投稿可发至nfrbfsgc@126.com,或扫描“南方网佛山频道”与“佛山微观察”微信二维码。

上页 1 2 3 ... 74 75 76 ... 78 79 80 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