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罗毕大学孔子学院,肯尼亚小伙子本森与记者 侃侃而谈,一口流利的汉语,清晰准确的表达,大家都感到心贴得很近。
为什么选择学习中文?本森说,在肯尼亚,很多人掌握英语、法语等多个西方语种,对他来说,能掌握一门汉语这样的东方语言,就会比别人多一些机会、多一点优势。
2009年,本森考入内罗毕大学汉学系。当时,家人不同意,女朋友也不理解。“开始觉得汉语真的很难学,和自己的母语完全不一样”。中文的四个声调难以把握,写汉字一笔一画让人头痛,千奇百怪的方言更给他带来很大困扰……但是,有梦想就要坚持,能坚持就有收获。
从大二开始,本森为一些在非中资企业做兼职翻译,每天能赚到100元人民币,当地的工作机会很少,这样的收入着实不低。毕业后,他又为一些旅行社做中国游客的导游翻译工作,一天能赚到600元人民币。跟同期毕业的朋友相比,他的收入要高出一大截,而且一个月只需工作十几天。很多人对他说:本森,你做了一个最好的选择!
2013年,本森决定继续学业。他拿到了内罗毕大学孔子学院的奖学金,前往天津师范大学攻读汉语国际教育研究生。本森知道,中国很大,机会更多!
肯尼亚曾是欧洲国家的殖民地,当地人比较熟悉欧洲文化。本森来到中国后,深深地喜欢上了中国的风土人情,“中国人礼貌谦让、热心助人,在中国没有种族主义。到了中国就像回到了家里一样,没人欺负你”。
本森说,中国从来不是一个侵略的民族,不滥用武力。只有中国把非洲国家当兄弟,帮助非洲修路搭桥,为普通民众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我时常对爸爸妈妈说,这条路是中国修的,那座桥是中国建的……现在肯尼亚人都对中国修建的基础设施啧啧称赞。”
在接受本报记者 采访时,本森正在内罗毕大学实习,担任汉语教师。“孔子学院就是我的第二个家,这里的汉语老师像我的亲人一样。”本森对自己的未来也有了规划,继续攻读博士学位。“中非经贸合作紧密,文化交流频繁,这对我意味着机会无限……”
老福州人或许听说过风味独特的营多面,但鲜有人知道营多面来自千岛之国的印度尼西亚。营多面在印尼被称为印多面,是已故印尼首富华商林绍良旗下印多福食品公司的速食面品牌。因价廉物美,印多面迅速风靡印尼全国,市场占有率一度高达80%,甚至被认为解决了下层贫困百姓的温饱问题。
林绍良1916年出生在福州福清海口镇牛宅村。22岁远涉重洋投奔印尼亲友,在花生油店当了4年学徒,后来做起了贩卖咖啡粉的小本生意。创业之初虽一无所有,但凭借灵活敏锐的经营头脑,善于顺势而为,抓住居住国经济发展的机遇,从为民众提供必需的衣食住行产品起步,逐步创立起一个涉及制造、商贸、金融等众多产业的跨国企业集团,赢得了“丁香大王”“面粉大王”“水泥大王”“金融大王”“百业大王”等美誉,也为居住国印尼的经济建设和发展做出突出贡献。
在长期艰辛创业过程中,林绍良与印尼人民水乳交融,同呼吸共命运。他早年倾力支持印尼人民的独立事业,救助印尼独立运动领导人,甚至变卖家产支持印尼独立运动。事业有成后,他不忘回馈印尼社会,在印尼捐建的公益项目不胜枚举。
林绍良还是一位爱乡建乡、造福桑梓的楷模。1980年,林绍良就与十多位志同道合的海外乡亲,共同出资1000万美元,在家乡兴办福建省第一家外资企业清华糖厂。1987年春,由林绍良组织、以林文镜为团长的印尼工商考察团回乡考察,酝酿在福清开辟融侨开发区。他们带项目、带技术、带资金、带管理、带市场,注入10亿元人民币,建成全国第一个侨字号国家级开发区。随后又投入5亿元开发元洪投资区;建成当时福州市最大的散货泊位——松下港区3万吨级码头,还为园区引进了一批外资企业……
2012年6月10日,一颗跳动了96年的心脏戛然而止。斯人虽已逝,风范却长存,其子女继承老先生遗志,继续促进三林集团与福州在农业、能源、物流、渔业等领域开展合作,为福州打造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枢纽城市添砖加瓦。
库特诺铁路货运站,位于波兰罗兹市远郊,因渝新欧铁路波兰至重庆首趟满载回程列车从这里发出,而变得名声大噪。
“这趟班列,是罗兹火车站有史以来开出行程最长的满载货运列车!”2014年6月12日,在发车仪式上,库特诺火车货运站站长沃依切赫.斯科日宾斯基激动的声音犹在耳边。
作为波兰和中东欧地区的交通中心和铁路枢纽,罗兹市的目标是成为中东欧乃至欧盟最大的铁路物流中心之一。每天从库特诺出发的列车,驶向欧洲几乎所有的重要城市。随着渝新欧铁路回程班列的常态化运行,库特诺火车站吸引了德国、捷克等周边国家向中国出口的货物在此集中。库特诺市民无疑也将迎来更多的就业机会。
库特诺市市长兹毕格涅夫.布任斯基说,越来越多的库特诺市民已经感觉到,尽管与中国相隔万里,但波兰经济也搭上了“中国列车”,波兰人也能从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中获益,对此,他们打心眼里感到高兴。
罗兹也是波兰第三大城市和重要工业中心。渝新欧铁路的开通,使这座古老的城市重新焕发出了青春和活力。
罗兹省政府国际合作部主任亚采克.斯克维尔钦斯基告诉记者,中国的“一带一路”战略构想,极大地促进了波兰和其他中东欧国家与中国的经贸发展,波兰对中国的贸易出口,迎来历史上最快的发展阶段。
波兰基础设施与发展部国际合作司司长亚采克.祖贝尔说,“一带一路”正将中国同欧洲国家紧密相连。波兰政府决定在未来几年内,大规模扩建罗兹火车站和库特诺集装箱货运站。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祖贝尔用一句中国谚语,寄望波中两国关系的进一步发展。
讲好丝路故事 做活甘肃文章——热烈祝贺第五届敦煌行·丝绸之路国际旅游节开幕
本报评论员
“畅游绚丽甘肃、发展丝路旅游。”丝路古城嘉峪关,迎来了第五届敦煌行·丝绸之路国际旅游节。这是我省经济文化生活的一件大事,也是服务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促进旅游产业发展、扩大甘肃旅游品牌国家影响力和国际传播力的一项盛事。我们对旅游节的开幕,表示热烈祝贺。
“一带一路”,是国家层面的重大部署,也是甘肃发展的重大机遇。作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甘肃正在抢抓机遇,更加有力地融入国家“一带一路”建设的大战略,倾力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甘肃黄金段,不断开创对外对内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局面。敦煌行·丝绸之路国际旅游节,作为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唯一一个以“丝绸之路”命名的常设性旅游节庆活动,无疑是很好的对外合作交流平台,承载着重要使命。本届节会突出“一带一路”主题,举办丝绸之路旅游媒体对话会,邀请境内外百家新闻媒体共同探讨丝路旅游合作发展,形成旅游节“一节、一会、一展”的常态化格局,必将对促进甘肃乃至西北地区旅游发展及与国际交流合作产生重大推动作用,对进一步开展务实合作拓展交流渠道,奠定合作基础。
旅游兴,文化兴,经济兴。举办敦煌行·丝绸之路国际旅游节,是推动我省从旅游资源大省向旅游大省转变,助推甘肃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的重大举措。敦煌行·丝绸之路国际旅游节连续举办四届,已经逐渐成为甘肃旅游与境内外旅游市场进行多层次、宽领域、全方位合作与交流的有效平台,在拉动旅游经济增长、促进旅游基础设施改善、带动旅游项目建设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本届节会,还将成立由12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共同发起组成的丝绸之路旅游推广联盟。发挥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各省份联动作用,建立起“整体联动、资源共享、信息互换、品牌共建、优势互补”的联盟宣传推广模式,树立区域旅游的整体形象,促进丝绸之路旅游品牌建立,从而带动全省旅游业的转型升级和提质增效,为建设幸福美好新甘肃提供强劲动力。
丝绸之路,一端连着历史,一端指向未来;一端连着甘肃,一端连着世界。让我们以旅游节为契机,把丝路的故事讲好,把甘肃的文章做活。让开放的甘肃,张开怀抱拥抱世界,迎接更加美好的未来。
到访中国逾百次
本报驻泰国记者施晓慧
在曼谷沙吞大厦,泰国前副总理、泰中友好协会会长功.塔帕朗西在其办公室接受了本报记者的采访。不大的会客室里,除了数件中式摆件之外,最引人注目的是他与中国政要和友人的数十张合影照片。
功.塔帕朗西1974年步入泰国政坛,担任时任外交部长差猜的秘书。1975年随差猜到访中国。1998年,接替差猜担任泰中友好协会会长。在长达近40年的时间里,他与中国结下了不解之缘。他兴奋地谈起自己与中国的故事:“从1975年算起,我访问中国已经超过100次,见过中国历任主席和总理。毛泽东主席非常有个人魅力,周恩来总理是我见过的最杰出外交家,邓小平副总理是一位实干家……”
他喜欢回忆,特别是1998年他对中国的那次访问。当时他任泰国副总理,却意外受到朱镕基总理的接见。朱总理对他说:“我和您会见,不是因为您是泰国的副总理,而是因为您是中国人民的老朋友。”功.塔帕朗西手抚胸前深情地说,能被看作中国人民的老朋友令我感动不已,中国领导人是不忘老朋友的!
对于中国提出的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倡议,功.塔帕朗西表示,泰国政府和民间友好人士不仅高度赞同,更将其视为泰国发展的机遇。泰国应该在东盟中发挥带头作用,积极参与建设海上丝绸之路,为东南亚和平与发展做出贡献。
郑和来到三宝垄
本报驻印度尼西亚记者刘慧
每年农历六月三十,是郑和登陆三宝垄的日子,当地居民都会举行盛大游行,将郑和像从大觉寺抬到三保洞,这已成为当地的一个重要节日,除了华人,越来越多的印尼当地人也开始参与到这项盛事中。
原来,三宝垄是印尼中爪哇省的首府,这个小小的港口城市最令人津津乐道的是它同中国的不解之缘。600多年前,中国著名航海家郑和带着庞大的船队,满载着中国的宝贵财富和两国友好的美好愿望,沿着海上丝绸之路来到了印尼,其首次登陆的地方就在三宝垄。沧海桑田,今天的三宝垄已成为众多华人聚居的城市,当地华人为了纪念郑和这位伟大的文明使者所修建的三保洞、大觉寺已成为城市重要的文化景点,吸引着各国游客前来参观。
花木葱茏,雕梁画栋。三保洞处处透着浓郁的中国文化特色,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一座高约11米的郑和雕像。随行的当地导游告诉记者,这里几百年前还是海洋,郑和的船只就曾停泊在这里。
当年的郑和船队带来了瓷器、茶叶、丝绸,促进了两国的贸易往来和文化交流。印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蜡染工艺巴迪克就在这个过程中受到中国的影响,一些极富中国文化寓意的设计被当地人吸收,并用在巴迪克的设计中。此外,郑和还帮助当地居民打败了海盗,令当地人民感激不已,进一步加深了两国人民的友谊。三保洞里一幅幅逼真的壁画生动地刻画出郑和挥斥方遒、勇擒海盗、当地居民热情相迎的场面。
祖孙三代中国情
本报驻越南记者杨晔
“我希望能有更多的年轻人学习中文,也希望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理念能拉近越来越多中越两国年轻人的距离,让中国文化走向更远。”陈碧芳是越南岘港外国语大学中文系的教师,一名名副其实的“中国通”。生活中的她还有着与众不同的兴趣爱好,唐诗宋词、明清小说和弹古筝是她的最爱,阅读中国古典文学书籍更早已成为她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对于当下风行中国的古装历史剧更是耳熟能详。陈碧芳对记者说:“我非常热爱中国文化,我觉得我上辈子就生活在中国!”
陈碧芳一家与中国有着很深的不解之缘。陈碧芳的爷爷陈春提是越南著名的中国古典文学专家,著有《中国文学史》《中国古典小说》《杜甫诗》等十几部学术专著。受爷爷的影响,陈碧芳父亲陈光勇也来到位于广西桂林的育才学校学习,与同在那里学习的陈碧芳母亲苏氏碧凤相识,有情人终成眷属。陈碧芳的父母对中国,特别是广西、桂林始终充满着很深的感情。陈碧芳的母亲曾在一篇回忆文章里借用一句越南诗人的诗来表达自己对桂林的依依眷恋之情:“当我们还在这里时,这儿只是居住的地方;当我们离别的时候,土地突然化成灵魂……”
受家庭的熏陶,陈碧芳自小就对中国文化十分向往。2007年高中一毕业她就毫不犹豫地来到向往已久的桂林,成为了一名广西师范大学中文专业的留学生。陈碧芳说, 6年的留学生涯更让她深深爱上了那里。她小时候经常看电视剧《西游记》《三国演义》《红楼梦》,后来读了《三字经》《弟子规》《百家姓》等书籍,由此对中国的历史特别感兴趣。她现在正撰写一篇关于道教的论文呢。
陈碧芳说,学习中文并没有感到特别吃力,反而觉得是一种享受。作为一名教师,她最大的成就感就是看着学生毕业后能活跃在与中国有关的各行各业,发挥所学的专长。再有几个月,她的孩子就要出生了,她也会教她的宝宝学习中国文化,让她的家庭与中国的情缘一直延续下去。
本报宝鸡11月21日电(特派记者祝勇杨杰)在法门寺博物馆,多个古色的玻璃盘静静地放在玻璃箱内,这些带着明显伊斯兰风格的器皿,静静地诉说着丝绸之路繁荣历史。
据介绍,1987年,考古人员在法门寺意外发现了地宫中室,里面有20件琉璃器皿,其中11件的纹饰有着典型的伊斯兰风格。从法门寺唐代地宫出土的《物账碑》记载看,“琉璃”在唐代确指“玻璃”,出现于公元前16世纪或15世纪的两河流域,其后埃及开始生产,到古罗马时期,琉璃生产已十分繁荣。相比之下,古代中国并不擅长制造琉璃。
景区内导李佩表示,据专家考证,这些琉璃器皿是丝绸之路开通后,与珠宝、香料等作为商品传入我国的。当时,繁荣的大唐帝国吸引了全世界目光,西部的“大食”通过丝绸之路与大唐进行频繁的政治、经济、文化甚至军事往来。法门寺唐代地宫出土的伊斯兰玻璃器皿,大部分属于伊朗内沙布尔地区生产,是9世纪阿拉伯帝国强盛时期阿拔斯王朝的产品。
琉璃不仅促进了中国琉璃的制造,更为重要的是,以此为载体对中国文化产生的深远影响。当时的中国有着成熟的青铜、玉、陶器、漆器制造,完全能满足人们日常生活对器具的需求,但琉璃制品的材质却有着其独特的优点。因此,在受到格外珍视时,模仿制造也随之而来。在这一过程中,体现出来的是,中国对外来文化的选择以及外来文化与中国文化不断发生的碰撞、交融、互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