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图书 报纸 期刊 图片 视频 新闻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音频
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报纸(19)
按栏目分组
古海丝 (19)
按年份分组
2015(1)
2014(1)
2011(2)
2010(2)
2009(4)
2008(1)
2007(3)
2006(1)
2003(1)
2002(1)
2001(2)
按来源分组
中国新闻出版报(19)
相关搜索词
刻板印刷术起源于成都
作者:暂无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报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印刷术作为中国古代最伟大的发明,对文化的传播功莫大焉。刻板印刷工艺为国务院颁布的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备受人们关注;就现存文献资料看,国内外所收藏年代最久远的刻板印刷品,出自成都。这些珍贵的刻本,说明成都是发明和最早使用刻板印刷术的地区。日前,刻板印刷工艺作为国务院颁布的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再次进入人
全文:

印刷术作为中国古代最伟大的发明,对文化的传播功莫大焉。刻板印刷工艺为国务院颁布的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备受人们关注;就现存文献资料看,国内外所收藏年代最久远的刻板印刷品,出自成都。这些珍贵的刻本,说明成都是发明和最早使用刻板印刷术的地区。

日前,刻板印刷工艺作为国务院颁布的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再次进入人们的视线,受到重视和保护。印刷术的发明始于刻板,由此奠定了文化科学传播的基础。

早在宋代就有刻板印刷术起源于成都的说法。清人《白香词谱笺》引《边州闻见录》的记载:后蜀主孟昶将经文刻在石碑上,矗立于成都市内。后来,孟昶又觉得这样不能广为流传,便发明了用木板刻印,所以“宋世书称刻本始于蜀”。有关刻板印刷术始源时限,还有东汉说、南北朝说、隋代说、唐朝说、北宋说。1966年,韩国东部佛国寺发现《无垢净光大陀罗尼经》,有专家推断为唐代武周时(武则天690~705年在位)的印本,是迄今最早的刻本实物。日本光仁天皇年间,于770年刊印过《无垢净光大陀罗尼经》。这说明早在唐朝代宗(李豫,762~779年在位)时,中国的刻板印刷术就传入了日本。所以,刻板印刷术应早于孟昶所处的五代和后来的北宋。毋庸置疑的是,初唐已有刻板印刷了。

就现存的文献资料看,国内外所收藏年代最久远的刻板印刷读物,就出自成都。国内博物馆珍藏的《陀罗尼经咒》,1944年成都望江楼出土,上面清楚标明由成都卞家刻印。专家鉴定,其年代不会晚于唐至德二年(757年)。大英博物馆珍藏的《金刚经》残卷,是“西川(四川成都)过家”咸通九年(868年)刻印。大英图书馆所珍藏的刻板印刷品残片,也注明了刻印者的姓名和年代历日:中和二年(882年)“剑南西川成都府樊赏家”。日本僧人宗睿访唐之后,于865年回国,所带的《唐韵》《玉篇》等刻本均有“印于西川”字样。《玉篇》是我国第一部以楷书为正体的字书。《玉篇》传入日本后,从此日本人以“玉篇”为中日字典的代名词。国内外馆藏的这些年代最为久远的刻本,从另一角度也说明成都是发明和最早使用刻板印刷术的地区。(成都日报) 

■ 游上

中国印刷术对韩国文化的贡献
作者: 李英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报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报纸 关键词: 印刷品  韩国政府  历史发展  活字印刷术  金属活字  中国古代  韩国学  木活字  韩国人  朝韩 
描述:近日,我拜读了科学出版社2003年出版的《李约瑟研究》中韩国学者朴昌根的文章《朝韩金属活字印刷术的历史发展》(以下简称《朝韩活字》),感慨颇多,不吐不快。该文试图介绍朝韩金属活字印刷术的发明发展历程和韩国金属活字印刷术产生与发展的背景要素。作者在前言中写道“不仅木版印刷起源于东亚,而且金属活字印刷也
全文:

近日,我拜读了科学出版社2003 年出版的《李约瑟研究》中韩国学者朴 昌根的文章《朝韩金属活字印刷术的历 史发展》(以下简称《朝韩活字》),感 慨颇多,不吐不快。该文试图介绍朝韩 金属活字印刷术的发明发展历程和韩国 金属活字印刷术产生与发展的背景要 素。作者在前言中写道“不仅木版印刷 起源于东亚,而且金属活字印刷也起源 于东亚。有些韩国学者认为,欧洲的金 属活字印刷术来自中国,而中国的金属 活字印刷术来自韩国。”我想,雕版印 刷术起源于中国,这是全世界公认的事 实,这里为何用东亚。不用中国,有些 耐人寻味。而“中国的金属活字印刷术 来自韩国”,这一点更是没有佐证。什 么时候传入中国,如何传入的,不仅该 文没有论述;多年来中韩学者之争中, 韩国学者也从未对此进行过论证,因为 没有一个韩国学者能说得清楚。 文章的第一部分中写道 “1313年印制的《农书》是 中国现存的最早的活字印刷 品”。本文并不想咬文嚼字, 纠正语句错谬,但是作为文 博工作者我要更正这一点, 《农书》并不是活字印刷品, 而是木雕版印刷品。王祯用 他的木活字排印了《旌德县 志》,而《农书》却是他调 任江西永丰县后雕版印刷 的。至于“韩国于1436年 用铅铸字,成为世界上第一 个铸造和使用铅活字的国 家”、“1127年北宋灭亡, 高丽就无从获得中国书籍” 等语句我在这里就不一一展 开论述了,因为像这样令我 感慨的观点太多了,留待他 日再与读者交流。篇幅有 限,本文要谈谈读《朝韩活 字》后的感想: 一、中国印刷术发明国 的地位无可厚非 雕版印刷术,是人类社 会最早的印刷术。它不是在某一天、某 一个人发明的,它是中华民族悠久深厚 文明的积淀,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 的结晶。只有中国古代绵延不断的文化 历史才具备发明印刷术的基本条件:一 是规范成熟的文字;二是娴熟的雕刻、 捶拓、印章等技术工艺;三是纸笔墨等 印刷工具材料的齐备;四是佛教等文化 传播的需求。因此,只有在隋末唐初, 在繁荣强大的中国,人们才可以利用这 些条件创造出雕版印刷术,来为人类的 文明和进步服务。最早的雕版印刷品早 已失传,但我们的古人有相当多的文献 曾有过记载,并且近几十年来,唐代的 印刷品又有不断的出土问世,使得唐代 的印刷品包括了初唐、中唐和晚唐的各 个时期。尽管韩国于1966年在庆州佛 国寺佛塔内发现了《无垢净光大陀罗尼 经》,但是经过中外专家考证为武周时 期刻印于洛阳的印刷品,而且韩国国内 至今没有发现《无垢经》之前的和之后 相近年代的其他印刷品和相关史料,从 而更加说明了雕版印刷术起源于中国。 二、中国发明的印刷术对韩国文明 的贡献 许多韩国学者都在竭力说明韩国是 活字印刷术甚至是印刷术的发明国,然 而每每读完他们的文章,你就会发现我 们只需要从韩国学者的论据中就完全可 以论证中国发明印刷术的观点,不需要 我们反复举证。可是不知道他们在经过 这样充分的论述之后,如何还能那样牵 强地得出韩国是活字印刷术甚至印刷术 发明国的结论。《朝韩活字》中论述了 金属活字印刷术的背景因素,一共有八 条,从第一条“汉字的传入与广泛使用” 起就如此论述:“如无汉字的传入和广 泛使用,就很难想象印刷术在韩国的发 展……从此,汉字成为韩国人所使用的 几乎惟一的文字,一直到20世纪初为 止。”第二条“佛教 和儒学经典的传人” 论述:“韩国从中国 积极引入了佛教,大 量佛教文献从中国传 人韩国……韩国人不 仅从中国引进了译成 汉文的佛教经典,而 且在佛教经典的汉译 和研究方面也显示了 自己的聪明才智。”第三条“优质纸张的 生产”的论述:“一般认为,公元105 年中国人蔡伦首创的造纸术于公元60C 年前后传人韩国。韩国人在学习中国造 纸术的基础上独创新的造纸技术,生产 出当时世界一流的纸”。一直到第八条: “从上可知,为金属活字印刷术所需的文 字、造纸术、制墨术、活字印刷术等都 起源于中国,作为印刷内容的佛教经典 和儒学经典以及鼓铸法等青铜铸造技术 也从中国传人韩国”。所有的论述完全充 分确凿地证实了中国印刷术对韩国文明 的巨大贡献。 三、《直指》与世界文化遗产证书 2001年,韩国争取到了联合国教科 文组织的承认,认定在高丽王朝(1377)兴 德寺刊出的《白云和尚抄录佛祖直指心体 要节》,即《直指》是世界上最古老的金属 活字本。然而,肖东发教授指出;“联合国 教科文组织对此举行的国际咨询会议却 没有一位中国学者,这是对中国学术界的 刻意回避,否则它申请世界遗产必然会 面对来自我国学者的质疑。” 对于活字印刷术的发明,历史的本 来面目应该是怎样的呢?众所周知在北 宋科学家沈括的《梦溪笔谈>里,详细 地记载了北宋庆历年间(1041-1048) 布衣毕昇发明泥活字印刷术的全过程。 另一个有力论据是,如今从宁夏的银 川、贺兰山,一直到甘肃敦煌、新疆西 域一线上,发现十几处如《维摩诘所说 经》、《吉祥遍至口和本续》等12世纪 西夏文泥活字和木活字印刷品。这些地 方的活字印刷术是沈括在1080年到延 州的时候传过去的。延州就是今天的延 安,其位置正和西夏交界,这有力地证 明了我国活字印刷术在实践中不仅成功 了,而且很快向西北传播。韩国的活字 印刷也是由我国传去的,从清州古印刷 博物馆的实物和模型都采用蜜蜡固定找 平活字,也就是毕昇发明的松脂蜡法。 他们沿用着毕昇的方法,却同时否定贬 低毕异的发明,这是不明智的。我国是 活字印刷术的发明国,这一点不容置 疑。我国著名印刷史学者潘吉星、肖东 发、魏志刚、罗树宝、尹铁虎等都有相 当多的论文,他们引用大量古代文献和 事实材料来证明这一点,因此我在这里 不再赘述。韩国《直指》刊出的时间是 1377年,相当于我国明代洪武十年。事 实上,充分的历史事实证明,中国金属 活字例如锡活字印刷的起源时间最迟应 该在南宋,因为也就是12-13世纪, 这早于韩国。仅据一本1377年的《直 指》就认定其为“金属活字最古老的书 籍”,进而把出版该书的清州兴德寺遗 址认定为“世界上首先使用金属活字之 地”是不科学的。 从2000年开始,韩国政府先后投 入上百亿韩元的资金,举办清州国际印 刷出版展览会造势宣传,还对清州古印 刷博物馆进行了大规模的改建和扩建, 2005年,韩国政府又资助联合国教科文 组织设立了“世界记忆奖”。如今《直 指》已经写入他们的小学教科书了,还 拍成了像《大长今》一样的电视剧。韩 国学者的学术能力惊人。要知道韩国直 到15世纪才有自己的文字,韩国建国 后为了“去汉化”才禁止使用汉字的, 他们的学者“参考”的史书几乎都是用 汉字写成的中国史书。汉城已经被改成 “首尔”,成为了历史。又有学者张罗把 “汉江”改为“韩江”。在韩国,“汉医”5年 前被改名成了“韩医”。针灸也被认为是韩 国人发明的,宣称要纠正世界人民的错误 认识,把针灸重新还给韩国。连大禹治水 用的“神书”都是朝鲜半岛传过来的。还有 我们的端午节已经成了“大韩民国”的文 化遗产,以后可以据此来“考证”出韩民族 文化对中华文化的影响。 四、中国的泱泱大国风范 东汉的蔡伦改进了造纸术,使印刷 术的发明成为了可能;隋唐的先民发明 了雕版印刷术,传播技术开始出现;北 宋的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为快捷印 刷技术奠定了基础;元代的王祯发明了 木活字转轮排字盘,开创机械技术辅助 排版印刷的先河;1455年谷登堡发明的 印刷机和铅合金活字,使印刷术向现代 方法迈进了一大步;1796年塞内费尔德 发明石印技术,导致了现代胶印技术的 出现;1987年王选发明的中文激光照排 系统用于生产,使华文出版世界“告别 了铅与火”……人类的印刷技术已经从 雕版印刷术发展到了当今的数码印刷术, 这些史实已经载人了史册。不管是泥的、 木的、还是铜的、铁的、锡的、铅的, 活字印刷术都已经成为了历史,印刷技 术的进步是永无止境的,但中国发明的 印刷术对韩国,对全世界文明进步的巨 大贡献毋庸置疑,我们不一定非得要靠 一纸证书来证明,这就是泱泱大国风范。 然而,大国风范并不意味着可以任 由他人亵渎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 社会各界应当对印刷史的研究、宣传、 甚至保护给予足够的重视。中国印刷博 物馆作为国家的印刷专业博物馆理当肩 负此重任,宣传世界“文明之母”的印 刷术,弘扬中华民族悠久而辉煌的印刷 文化,增强我们的民族自豪感和凝聚力。 可喜地是,中国印刷博物馆已经获得批 准,即将远赴美国纽约曼哈顿举办“中 华印刷之光”展览,向美国人民、向全 世界人民宣传中国古代人民的聪明才智, 这是印刷史学界期盼已久的一件大事。 最后,我想以韩国学者的观点,也 是该文的结语中的一段来结束我的感言, 期望引发更多的国人思考——“韩国金属 活字印刷术的发明(注:笔者已经驳斥 过了)是韩国人不断学习中国先进文化, 继承中国和本国优秀文化传统,结合本 国实际大力开发和支持创造性思维的结 果。一个民族只有虚心学习他民族的先 进文化,才有可能走在人类文明的前 列。” (作者单位:中国印刷博物馆) $F参考文献$E $T潘吉星:《宋元金属活字印刷史料》 肖东发姚雪:《印刷术发明权的论 争并未止息》 魏志刚:《中国活字版印刷术发明的 技术经济意义》 君铁虎:《比昇活字印刷术的发明不 窘境否定》$E

武强年画馆传承雕版印刷术
作者:暂无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报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报纸 关键词: 相关资料  四大发明  民间文化  二级文物  雕版印刷术  保护工程  博物馆  武强年画  木版年画  地方政府 
描述:本报讯:河北省武强县已建成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年画博物馆。文化部近日公布的“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10个试点名单上,武强县的年画榜上有名。武强年画具有600多年的悠久历史,清康熙至嘉庆年间(公元1662年至1820年)为武强年画的鼎盛时期。直到清末民初,在武强县南关有字号可考的画店仍有144家。周围
全文:180余处,最高年 产量达1亿对开张,产品行销当时大 半个中国。$$ 为了保护好这门古老的艺术, 1985年,经河北省文物部门批准,这 个久负盛名的“中国木版年画之乡” 建立了我国第一家年画专题博物馆
回眸千年活字印刷术
作者: 史金波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报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报纸 关键词: 铜活字印刷  活字版  活字印刷术  西夏文献  泥活字  金属活字  回鹘文  《维摩诘所说经》  木活字  毕昇 
描述:北宋年间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当时记载详明,言之凿凿。谁想到了20世纪末,西方媒体接二连三地报道,说上一个千年世界上十大科技发明之一的活字印刷术,是西方德国古登堡15世纪发明的。这真让华夏子孙一头雾水,怎么中国在11世纪的发明过了4个世纪又被西方人“发明”了一次?这还得认真回顾一下历史。中原地区的发明
全文:

北宋年间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当时记载详明,言之凿 凿。谁想到了20世纪末,西方媒体接二连三地报道,说上一 个千年世界上十大科技发明之一的活字印刷术,是西方德国古 登堡15世纪发明的。这真让华夏子孙一头雾水,怎么中国在 11世纪的发明过了4个世纪又被西方人“发明”了一次?这 还得认真回顾一下历史。$$ 中原地区的发明和进一步实践$$ 中国的中古时期,文教浸盛,科技发达,在隋唐之际就发 明、应用了雕版印刷,这一重要发明对中国和世界的文化发展 起了重大推动作用。到了北宋庆历 年间(1041-1048)平民毕昇又发 明了省时省料,方便快捷的活字印 刷术。这一科技伟业被当时的著名 政治家、科学家沈括(字存中)在 其著作《梦溪笔谈》中如实记录: “庆历中,有布衣毕昇又为活 版。”同时详载毕昇活字印刷方 法。活字印刷术是印刷史上又一个 伟大的里程碑,它的应用开创了印 刷史的新纪元。活字印刷术的使用 延续了近千年的时间,对世界文化 的发展和交流起了巨大的推动作 用,对促进世界文明的进程作出了 历史性的伟大贡献。$$ 毕昇发明的活字印刷术由于沈 括的科学记录而得以继续播扬。南 宋绍熙四年(1193)著名文人、政 治家周必大在其写给朋友的信中记 录了这样的事:“近用沈存中法, 以胶泥铜版移换摹印,今日偶成 《玉堂杂记》二十八事。”所记 “用沈存中法”,即毕昇发明的活 字印刷法。这一记载真实地记录了 在毕昇之后有人继承其法,再次实 践。遗憾的是,这部《玉堂杂记》的泥活字印本没有保存下 来。$$ 关于活字印刷的记载绳绳继继,不绝于史。元代忽必烈的 谋臣姚枢在隐居讲学时“以《小学》书流布未广,教弟子杨古 为沈氏活版,与《近思录》、《东莱经史说》诸书,散之四 方。”所谓“沈氏活版”也是指沈括《梦溪笔谈》中所记毕昇 的活字版印书法。时在蒙古庚戌年(1250),上距毕昇发明活 字印刷两个世纪。可惜杨古所制活字印刷品也已不存于世。$$ 西夏和回鹘的应用与发展$$ 活字印刷术和以前发明的雕版印刷一样,作为一种文化积 累,一种科学技术,它发明在文化发达的中国中原地区,很快 就辐射传播,首先传播到中国西北的西夏和回鹘地区,开创了 非汉字使用活字印刷的先河。$$ 19世纪初期,在敦煌石室发现的大批珍贵文献陆续被盗 不久,1909年俄国的一支探险队在中国的黑水城遗址(今属 内蒙古额济纳旗)盗掘走大批西夏文献、文物。西夏是与宋朝 同时代的王朝,西夏文是记录其主体民族党项羌语言的文字。 黑水城的遗物现仍藏于俄罗斯圣彼得堡东方学研究所和冬宫博 物馆。其中有西夏文泥活字《维摩诘所说经》,可推定为12 世纪中期印本,比宋朝毕昇发明泥活字晚一个世纪。这部珍贵 的西夏文佛经是目前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活字印本。$$ 1987年5月,甘肃武威市亥母洞遗址出土了一批西夏文 物。其中有一本西夏文《维摩诘所说经》,此经与俄罗斯藏活 字版《维摩诘所说经》是同类活字印本。$$ 俄藏黑水城文献中还有西夏文世俗著作《德行集》、佛教 著作《三代相照言文集》等多种。1991年宁夏贺兰山方塔出 土西夏文木活字本佛经《吉祥皆至口合本续》等,也是现存最 早的活字版本之一。90年代以来在敦煌北区洞窟进行全面清 理时,又发现了几种西夏文活字印本,多为残片。其中有《地 藏菩萨本愿经》、《诸密咒要语》。$$ 最近,在黑水城出土的西夏文献中又发见一种汉文活字版 历书,虽为残页,但能推断其具体年代为1211年,是目前所 知最早的有确切年代的汉文活字印刷品,填补了汉文早期活字 印刷品的空白。此种历书有比较复杂的表格,至少有四种大小 型号不同的活字,这种高超的技术水平反映了中国活字印刷在 不断创新发展。$$ 1917年,在离西夏故都中兴府(今宁夏银川市)不远的 灵武县发现了一批西夏文佛经。其中包括几十卷具有活字版特 点的西夏文《大方广佛华严经》。现多藏于中国国家图书馆。 在此经第五卷西夏文题记有“令雕碎字”,第四十卷也有西夏 文题记“作选字出力者”。“碎字”即活字,“选字”应是拣 字、排字之义。这两条西夏文题记更证实这种《华严经》为活 字印本。$$ 在毕昇发明泥活字印刷不久,西夏人开始使用泥活字印 刷,并发展到木活字印刷。到目前为止,已经发现了十多种西 夏文活字印刷品。大批量印刷文献最能发挥活字印刷的长处。 正如《梦溪笔谈》所载:“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 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西夏所印文献是印刷印份很多的佛 经和历书。黑水城出土文献中又有西夏文佛经《胜慧到彼岸要 语学禁现前解庄严论显颂》,在其经末的题款中两个人的称谓 有“御前注补印活字都案头监”头衔,可知活字印刷在西夏政 府中有专门机构和官员进行管理,制作得心应手,使用比较广 泛,证明中国当时的活字印刷术已步入社会实用阶段。$$ 1908年一支法国探险队在敦煌北区的洞窟积沙中发现了 960枚回鹘文木活字,悉数掠往法国。近些年来敦煌研究院又 发现了几十枚回鹘文木活字。回鹘也是中国中古时期西北地区 的少数民族政权,回鹘文是其民族文字。这批回鹘文木活字被 推定为13世纪的遗物,是现存世界上最早的木活字。$$ 近年的研究表明,这些回鹘文木活字中包括了以字母为单 位的活字,这说明中国的活字印刷术又升华到一个新的阶段。 回鹘民族为活字印刷作出了重大贡献。$$ 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是历史上各民族共同创造的。在 印刷术的使用和发展方面汉族和少数民族衣钵相传,争奇斗 艳,推陈出新,尽显聪明才智,共同为中华民族的印刷事业、 为世界文化的进步作出了突出贡献。$$ 中原地区的发展和金属活字的使用$$ 活字印刷术在中国不断发展。在中原地区使用泥活字印刷 的同时,以其他质料制作活字进行印刷的实践活动陆续展开, 木活字、金属活字的印刷先后走上了印刷术的舞台。同时在改 进拣字方法、提高印刷质量方面也不断有新的进展。$$ 其实在毕昇创造泥活字印刷的过程中就曾试用过木活字, 但有些技术问题没有解决,所以未再使用。元大德二年 (1298)农学家王祯成功的使用了术活字。王祯撰写的《农 书》卷尾附“造活字印书法”一文,介绍了他的木活字印刷情 况,并分门别类地记录了写韵刻字法、锼字修字法、作盔嵌字 法、造轮法、取字法、作盔安字印刷法,对各个细节都具体而 微地加以描绘。这是13世纪末一项了不起的活字印刷科学记 录。他用此法印制自己主持编纂的《旌德县志》,效率很高。$$ 王祯使用木活字印书后的20多年,在浙江奉化作知州的 马称德也制作木活字印刷了《大学衍义》。可见当时中原地区 的木活字印书已不是个别现象。$$ 在中原地区又先后出现了铜、锡、铅等金属活字印刷。有 的专家研究指出12世纪中叶已经有使用铜活字的记载。元代 王祯在《造活字印书法》中明确记录:“近世又铸锡作字,以 铁条贯之,作行,嵌于盔内,界行印书。”这一记载足证中国 在13世纪末,已有金属活字印刷。但当时金属印刷使墨技术 尚待完善。$$ 明、清以降,活字印刷有了更大的发展。明代在东南地区 发展了铜活字(或为铜版锡活字),分布地域广,印书种类 多,是铜活字印刷实用的黄金时代。至今北京图书馆还藏有明 初无锡会通馆排印的《锦绣万花谷》等活字印本。明朝弘治至 正德年间常州有人“用铜、铅为活字,视版印尤巧便”。清朝 康熙、雍正年间由政府武英殿组织,用铜活字排印《古今图书 集成》,计万余卷,规模浩大,史无前例。$$ 清代大规模使用木活字印刷。乾隆年间由政府组织刻制了 15万个木活字,印制《四库全书》及其他重要著作,总称为 《武英殿聚珍版丛书》,是历史上制造木活字最多、印书量最 大的一次。当时董理此事的金简作《武英殿聚珍版程式》一 书,记载当时以木活字印刷事甚详。此后民间纷纷效尤,广泛 使用,木活字印刷成为清代中、后期的主要印刷方法。$$ 清代泥活字印书虽已不是主流,但也屡有应用。康熙年间 山东泰安州有人“锻泥成字,为活字版”。道光十二年 (1832)苏州李瑶在杭州用自制泥活字排印自己校补的《金石 例四种》。清代用泥活字印刷成就最大的是清道光、咸丰年间 的安徽泾县人翟金生,他竭尽30年之力,发动子侄,印制自 己的著作多种,所印《泥版试印初编》等书传世至今。$$ 活字印刷术的传播$$ 科学技术没有国界,科技成果的发明是属于一定的国家, 但受惠者可能是整个人类。活字印刷发明并在中国发展、成熟 后,逐步向境外传播。$$ 朝鲜借地利之便,在10—11世纪首先从中国借鉴了雕版 印刷,印制了很多书籍。南宋与高丽海上贸易很密切,南宋灭 亡前大批宋人到高丽谋生,其中包括很多工匠。元朝统治者征 服朝鲜后,中国和高丽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十分频繁。这期间 活字印刷术也传到了朝鲜。朝鲜的文献记载“活版之法始于沈 括”,也就是说朝鲜的活字印刷来自中国的毕昇发明。在高丽 中期已经有了关于活字印刷的记载。1377年铸字施印的《佛 祖直指新体节要》,是现存最早的韩国金属活字印本。此后朝 鲜设置铸字所,大力发展活字印刷,其活字种类计有铜、铁、 木、陶、瓢等活字,开始只有汉字,后来加入有民族语特点的 谚文,对活字印刷的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 另一个中国近邻日本在8世纪已经自中国传入雕版印刷, 而引进活字印刷术较晚。16世纪前后在中国和朝鲜的影响 下,开始了活字印刷,主要通用木活字。除汉字外,又依民族 特点发展了日本假名活字。$$ 活字印刷不仅向东方传 播,也向西方延展。中古时 期的西夏和回鹘控制着中西 交通的孔道河西走廊,在当 时东西文化交流中占有重要 位置。中国的蒙元时代地域 辽阔,东西交通畅通,从元 大都至罗马和巴黎的道路畅 通无阻。当时中国和西方经 济、文化交流频繁,活字印 刷也自然通过丝绸之路的南 北两线逐步传到欧洲,后来 才有了15世纪德国古登堡 印刷术的应用。$$ 德国人约翰·古登堡致 力于金属活字的制作和印 刷,他用铅锡合金制作拉丁 文活字,于15世纪中期印 制了《四十二行圣经》。古 登堡的活字印刷在欧洲起到 了示范和带头作用,很多国家竞相采用,出现了活字印刷热 潮。古登堡对活字印刷的发展和在欧洲的传播作出了杰出贡 献。然而他是在中国活字印刷术的创意和影响下作进一步实践 和应用的。对此西方有见地的科学家已有公允论述。西班牙著 名作家门多萨16世纪出版了《中华大帝国志》,其中明确提 出古登堡的活字印刷术是从中国展转传入德国的。著名科技史 专家李约瑟也充分肯定了中国活字印刷术对古登堡的启发和影 响。后来欧洲使用机械铸字和印刷,大大提高了活字印刷效 率,使活字印刷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对世界文化发展起到重要 推动作用。$$ 活字印刷术发明的歧说和析疑$$ 活字印刷术发明和流传的脉络清晰,信而有征,但一些歧 说异见时有所闻。$$ 有人对毕昇发明泥活字表示怀疑,认为泥活字怎么能用来 印刷呢?其实毕昇发明的泥活字要经过“火烧令坚”的过程, 实际是陶化的活字。近人多次以毕昇法进行泥活字印刷实验, 皆取得成功。$$ 有人提出中国虽发明了活字印刷术,但并未广泛应用。实 际上印刷术作为重要科技成果,从一开始就和社会应用密切相 连,西夏已经用来印制当时印份很多的佛经和历书,并设立专 门管理活字印刷的机构和官员,足证应用广泛。$$ 有人认为中国虽有文献记载,但缺乏早期活字印刷实物。世 界上很多重要史实是靠文献记录下来的,中国关于活字印刷发 明的记载是完整的、可信的。何况早期印刷实物在中原和西北地 区不断被发现,仅西夏文活字印刷品就陆续发现了十多种,在敦 煌又出土了千余枚回鹘文木活字,展示出活字印刷实物的风采。$$ 西方有人说,中国发明了方块字的活字印刷,欧洲人发明了 字母活字印刷。活字印刷难能可贵的是,它把整版雕刻印刷变为 分割成更小单位的活字印刷这一伟大创意思想。至于分割成词、 字、字母那只是对活字印刷的应用和发展。其实字母活字应用也 肇始于中国人,回鹘民族早在13世纪已经应用了字母活字。$$ 国际学术界不乏真知灼见的科技史专家,他们承认、尊重 中国对活字印刷术的发明权。但不可否认的是,长期以来一些 人受欧洲文化中心论的影响,无视中国人的发明创造。在过去 中国学术界对此也未引起足够重视,及时予以澄清。也有一些 人不明就里,人云亦云,把老祖宗的功劳记在别人的账上。$$ 活字印刷术的发明已近千年,当今印刷术又发展到一个新 的阶段,电脑排版代替了手工拣字,印刷本身更是日新月异, 飞速进步。而这些新的成就又是在活字印刷的基础上发展而来 的。可以说,中国发明活字印刷术有利于当时,泽被于后世。

中国活字印刷术 名列“急需保护非遗”
作者:暂无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据新华社(记者王雅楠)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五次会议11月15日审议通过,中国申报的中国活字印刷术等3个项目被列入2010年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据介绍,中国人毕昇于公元1041~1048年间发明了活字印刷术。公元1298年王祯创制了木活字。采用活字印刷,一书印完
全文:

据新华社 (记者王雅楠)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五次会议11月15日审议通过,中国申报的中国活字印刷术等3个项目被列入2010年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据介绍,中国人毕昇于公元1041~1048年间发明了活字印刷术。公元1298年王祯创制了木活字。采用活字印刷,一书印完之后,印版拆散,单字仍可用来排其他书版。活字印刷术的发明对推动世界文明进程产生了巨大影响,见证着中国古代的伟大发明。这种古老的活字印刷术至今在浙江省瑞安市仍有传承和使用。

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与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主要区别在于,列入此名录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那些尽管在社区或群体的努力保护下,存续状况仍然受到威胁的文化遗产,申报国家需要承诺制订专门的保护计划。

福建宁化 木活字印刷术 亮相林博会
作者:暂无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11月6日,福建省宁化木活字传人邹建宁在第六届海峡林业博览会现场展示木活字印刷术。当日,第六届海峡林业博览会暨投资贸易洽谈会在福建三明开幕。宁化木活字传人现场表演的木活字印刷“绝技”引起了众多参观者的围观和关注。活字印刷术是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活字印刷术被誉为印刷术活化石,目前仅存于福建宁化和浙
全文:

11月6日,福建省宁化木活字传人邹建宁在第六届海峡林业博览会现场展示木活字印刷术。当日,第六届海峡林业博览会暨投资贸易洽谈会在福建三明开幕。宁化木活字传人现场表演的木活字印刷“绝技”引起了众多参观者的围观和关注。活字印刷术是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活字印刷术被誉为印刷术活化石,目前仅存于福建宁化和浙江瑞安两地。人民视线/供图

观众体验雕版印刷术
作者: 韩东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8月1日至4日,在第24届全国图书交易博览会主会场,中国印刷博物馆的工作人员现场演示中国古老的雕版印刷术,吸引了大量市民现场体验。曾在美国、德国、奥地利等国家和我国一些省市巡回展出过的“中华印刷之光”也同步亮相此次书博会。本报记者韩东摄
全文:8月1日至4日,在第24届全国图书交易博览会主会场,中国印刷博物馆的工作人员现场演示中国古老的雕版印刷术,吸引了大量市民现场体验。曾在美国、德国、奥地利等国家和我国一些省市巡回展出过的“中华印刷之光”也同步亮相此次书博会。本报记者 韩东 摄
法兰克福书展中国印刷术吸引世界眼球
作者:暂无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本报见习记者海艳娟综合报道一年一度的法兰克福国际图书展览会于当地时间10月13日~18日在德国法兰克福举行,中国首次以主宾国的身份亮相书展。2500平方米的中国主宾国主题馆,成为本届书展上的最大亮点,也成就了中国印刷史上最大规模的一次海外展出。“印刷”成中国馆重要内容印刷术的发明和发展作为中国主题
全文:

□本报见习记者海艳娟综合报道

一年一度的法兰克福国际图书展览会于当地时间10月13日~18日在德国法兰克福举行,中国首次以主宾国的身份亮相书展。2500平方米的中国主宾国主题馆,成为本届书展上的最大亮点,也成就了中国印刷史上最大规模的一次海外展出。

“印刷”成中国馆重要内容

印刷术的发明和发展作为中国主题馆四大单元之一,展示出中国的印刷出版历史和中华文明的发展全景,展台设计融入了活字印刷的概念,所示展品无不代表着中国印刷历史上的一个个重要里程碑:由几万张宣纸压制而成长达39米的纸山,象征着中国是造纸术的发明国;现存最早有明确时间记载的雕版印刷品《金刚般若波罗密经》彰显着当日辉煌的成就;1100个由手刻木活字构成的活字方阵,寓意着中国是活字印刷的故乡,而且记载着中国北宋时期平民毕昇发明泥活字印刷术《梦溪笔谈》的复制品也在现场展出;在现场,观众还可以看到代表中国最早版权萌芽的南宋印刷品;引领中国印刷业“告别铅与火、迎来光与电”的“当代毕昇”王选关于汉字激光照排系统的设计手稿也展示在了世界人民面前。

此外,展馆还展出了从甲骨文到互联网时代的各种重要出版印刷载体,如甲骨、竹简、帛书、麻纸等,印刷术发明家毕昇的雕像则成为主宾,伫立在展馆中,我国古代雕版印刷、活字印刷和套版印刷这3种基本印刷方式被完美展现出来。

更为世人关注的是,迄今研究中国印刷史专著中最具权威的著作英文版《中国印刷史》,10月15日在书展现场全球首发;由浙江出版联合集团与中国出版科研所共同承办的主宾国“印刷史论坛”10月16日在展区召开,来自中、德两国的专家与学者对中国印刷的发明史与发展史进行了共同交流和探讨……

中国传统印刷工艺亮相

由荣宝斋承办的中国传统木版水印展每天都在法兰克福公共图书馆举办,并于15日~17日在法兰克福书展进行了现场表演,包括徐悲鸿、齐白石、张大千等大家的48件名作木板水印复制品得到展出。

木版水印技艺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代表着中国传统印刷的最高水平。它通过复杂的手工刻印,将中国经典的传统绘画作品复制得形神兼备,能够进一步弘扬中国文化国粹。

在这次法兰克福书展上,扬州的雕版印刷技艺也首次集体踏出了国门,现场演示雕版印刷的写样、雕刻、印刷技艺。书展上还展出了一些雕版印刷精品,充分展现了我国雕版印刷的内涵。现场活字印刷术模拟展示也吸引了大量观众的眼球。

国内印企积极赴德展示

在本届法兰克福书展上,许多中国印刷企业也借机走出国门,拓展国际市场。上海界龙实业、上海中华商务、上海印刷集团等国内印刷企业参加了展会,它们积极与国际印刷界开展业务洽谈,开拓欧洲市场,并集中以展板和视频的方式向世界展示了上海一流的现代印刷技术和水平。

第三次参展的雅昌集团在欧洲馆设立了12平方米的独立展台,除向客户展示历年印制的精品图书外,该公司还面向国外客户首次推出了高技术含量的雅奕色彩流程优化技术。香港在其出版印刷中心主题展区也重点展示了其在印刷业上取得的巨大成就。

扬州展示雕版印刷术
作者:暂无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6月6日,中国雕版印刷博物馆的工人现场为游客进行古籍雕版工艺流程表演,展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雕版印刷技艺的独特魅力。据了解,扬州中国雕版印刷博物馆建筑面积约5000平方米,珍藏着近30万册、版的古籍版本图书资料和古代版片。日前文化部确定,江苏南京金陵刻经处、扬州广陵古籍刻印社和四川德格印经院三
全文:

6月6日,中国雕版印刷博物馆的工人现场为游客进行古籍雕版工艺流程表演,展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雕版印刷技艺的独特魅力。

据了解,扬州中国雕版印刷博物馆建筑面积约5000平方米,珍藏着近30万册、版的古籍版本图书资料和古代版片。日前文化部确定,江苏南京金陵刻经处、扬州广陵古籍刻印社和四川德格印经院三地的印刷技艺捆绑为“雕版印刷”,联合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 

施华健/photobase

传统印刷术走出“深闺”待“后生”
作者:暂无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在2月份举办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技艺大展上,江苏扬州雕版印刷、四川德格印经院藏族雕版印刷、上海朵云轩木版水印、陕西凤翔木版年画……这些平日里“藏在深闺人未识”的传统印刷技艺,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鲜活地展现在人们眼前,不禁让人感叹我国古老印刷文化的不息生命。同时,我国印刷历史文化的保护和传承也
全文:

在2月份举办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技艺大展上,江苏扬州雕版印刷、四川德格印经院藏族雕版印刷、上海朵云轩木版水印、陕西凤翔木版年画……这些平日里“藏在深闺人未识”的传统印刷技艺,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鲜活地展现在人们眼前,不禁让人感叹我国古老印刷文化的不息生命。同时,我国印刷历史文化的保护和传承也成为一个焦点话题。

这些印刷技艺多数为手工技艺,工艺复杂,生产成本高,应用范围小。如,四川德格印经院藏族雕版印刷主要用于印制藏文经书,江苏扬州雕版印刷主要用于印制线装书,浙江瑞安木活字印刷多用于印制家谱。随着现代激光照排技术的兴起,这些印刷技艺的市场空间越来越小。这些因素使得这些古老的印刷技艺后继乏人。据了解,目前能掌握德格印经院的雕版印刷技艺只有50多人,能掌握浙江瑞安木活字印刷全套技艺的仅有几十人,江苏雕版印刷技艺传承机构的扬州广陵古籍刻印社也仅有十余人能掌握这项技艺。

扬州广陵古籍刻印社社长陆文彬感叹:“有谁愿意做这种老古董呢?年轻人不愿意学这个,因为他们不知道学了将来能做什么,看不到发展前途。再者,学这项技艺要先坐3年冷板凳,很枯燥,薪水也不高,一个学徒的月薪只有800块钱。现在我们的师傅的年龄都在50岁左右,如果招不到年轻学员,我担心再过10年、20年人才就会断档。”

如何传承和保护好传统的印刷技艺?陆文彬介绍了一些江苏雕版印刷的传承经验。他说,该社采用两种方式传承江苏雕版印刷技艺:一是师带徒传承。该社2007年设立了雕版传习所,请了些老专家,招收了学员,让老师手把手地教徒弟、搞研究,并刻印出一批精品。二是公益性传承。近两年来该社与南京莫愁湖学校、扬州高等职业技工学校联合办班,开设了雕版印刷课程,培养学生200多名。

陆文彬呼吁,国家应从政策层面扶持雕版印刷技艺。他说:“我们社现在的税负很重,我们现在执行的是17%的增值税税率,而出版、发行单位都是13%。”另外,陆文彬建议文化部和财政部主办的“善本再造”工程能支持一下雕版印刷技艺。他说:“这些善本多是宋元版的,这个工程目前用现代的影印版印刷,而不是用原汁原味的雕版印刷。如果能用手工印刷、手工宣纸、手工装订,不仅可以传承技艺,而且可以保存版片给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