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日来自联合国的消息称,中国传统的京剧、中医针灸已经列入今年申报《人类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名录》的候选名单。
今年共有来自29个国家的47项遗产申报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其中包括比利时的阿尔斯特狂欢节、中国的京剧和中医针灸、西班牙的弗拉门戈、哥伦比亚的瓦尤人社区规范体系、伊朗的卡山地毯编织传统技艺,以及由11个国家共同提交的猎鹰训练术等等。
除此之外,来自中国的木版活字印刷术、帆船水密舱壁制作工艺、维吾尔族的麦西来甫歌舞,以及来自克罗地亚的奥耶康吉演唱四项遗产项目,今年被列入教科文组织《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候选名单。
(本报综合)
城市晚报白城讯南朝周兴嗣奉皇命从王羲之书法中选取1000个字,编纂成文,是为《千字文》。如今,这篇旷世奇文在通榆“才女”安秀侠的手中有了新的表现形式。
耳目一新>>
纸刻作品立体感更强
首先在头脑中构思内容,用画笔勾勒出轮廓,然后再用刻刀细细雕琢,一张纸就变成了一块“底版”,上面的内容可以是图画,也可以是文字,最后经过拓印、装裱等工序,一幅纸刻作品就完成了……
通榆的安秀侠把这种独特的工艺用到了《千字文》、《百寿图》、《百福图》等传统文化作品上,给人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在安秀侠的工作室里,记者看到一幅刚刚完成的《百寿图》,一百个“寿”字造型各异,较普通书法作品立体感更强。
“纸刻脱胎于古老的剪纸艺术,所不同的是,纸刻出来的‘底版’可以反复拓印,就像一台比较原始的印刷机器,这个过程也类似于古代的‘印刷术’,今天用到它,别有一番趣味。”安秀侠告诉记者,纸刻通常使用普通的裁纸刀就可以,但为了更好地完成作品,她还自制了很多不同形状的刻刀,有的还是用锯条打磨而成的。
雕刻细致>>
一笔一画显功底
“一张薄纸,一把刻刀,但见刀在纸上飞,纸在刀下行……”有人这样形容安秀侠的纸刻技术。实际上,每一幅纸刻作品的诞生过程讲究的并不是速度,而是细致,力道都在一笔一画、一撇一捺的细微之处。由此看来,“纸上飞刀”着重体现的是安秀侠的雕刻技法。
安秀侠把她的绝妙刀功归于“剪纸世家”的自然传承。她的母亲尤其擅长剪纸技艺。“我妈妈剪纸不用打底稿,手握一把剪刀、一张薄纸,一幅好看的剪纸作品就出来了,这叫‘盲剪’。”安秀侠说,母亲的才气都遗传给了她,她从小就喜欢,而且一学就会。
长大后,安秀侠师承通榆县剪纸名家李锐士,剪刻手法和内容得到进一步丰富,她先后创作了“向海风光、心雕龙纹、民俗窗花”等系列代表作。
39岁的安秀侠现为中国工艺美术家协会会员、通榆县民间文艺家协会秘书长。2011年,通榆县重点文化产业项目在墨宝园落成,在开园仪式上,安秀侠向域外来宾捐赠了自己的上百件作品。“通榆正在着力打造文化名城,这里的民间手工艺传承项目也特别多。”安秀侠说,她特别希望自己的纸刻作品能成为家乡文化产业的一张新名片。
(记者 谭志斌/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