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华社海口9月29日电在今天召开的新闻通气会上,海南省旅游局局长吴文学称,海南岛虽然遭受台风灾害,但“十一”国庆黄金周完全有能力高质量、高水平地接待全国以及全世界的游客。
吴文学说,台风“达维”确实对海南旅游造成了不小的损失。据不完全统计,9个重点旅游市县的旅游直接损失达3亿元。损失主要体现在滨海旅游景点、景区设施被破坏;景区酒店花园及景点植物遭到破坏;景区内木质、草棚建筑毁于一旦;部分张拉膜、钢骨架设施遭到破坏;少数景区道路及少数酒店外部照明被破坏;部分抗灾经验不足的酒店和景区内部设施遭到破坏。
吴文学说,旅游作为开放性产业,对台风的抵御能力比较高,通过充分准备,在政府的有效指挥和旅游从业者的积极配合下,已将台风对海南省旅游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
浮生半日闲 带您去“琼游”
2015西部休博会倾力打造海南旅游地产精品主题馆
薛砚
骤雨过,似琼珠乱撒,打遍新荷。人生百年有几,念良辰美景,休放虚过。的确,走出忙碌生活,放下一切包袱,重新审视自己,让灵魂获得新的呼吸空间,这正是众多现代人迫切需要的。如今,“休闲”已不是奢求,遍览美景,尽享美食,养生安居,“休闲”正以各种形式丰富着我们的生活。今年7月,2015中国西部(兰州)休闲博览会即将盛大启幕,在集中绚丽甘肃的各种休闲娱乐资源的同时,主办方还携手海南日报报业集团在本届休博会开辟“海南旅游地产精品馆”,目前已成功集结80多家地产企业和旅游品牌,期望在休博会这个广阔平台上向广大西北市民展现一个不一样的海南,也诚邀人们前往海南畅游安居。
碧海蓝天下的新呼吸
大漠孤烟、辽阔草原、皑皑雪山、赤壁丹霞……在甘肃绚丽多彩的美景包围中,我们时刻可以感受到雄浑壮阔的西部风情。有时,我们也向往碧海蓝天、白浪细沙、椰林婆娑、海风拂面的温柔旖旎。本届休博会成功将这个两个梦想合二为一,通过休闲旅游馆、海南旅游地产精品主题馆等多个展厅展位及“精品丝路,绚丽甘肃”“阳光海南”等丰富的旅游主题活动为观展市民展现甘肃、海南的旅游新亮点,让旅行的脚步越走越远,越走越新。值得一提的是,近年来海南加快国际旅游岛建设,旅游产业不断开拓发展,涌现出了诸多新的旅游热点。在旅游休闲产品建设上,海南省根据生态和海洋文化,打造出一批以滨海和森林休闲度假为特色的热带滨海休闲度假旅游产品,涉及海洋旅游、体育休闲旅游及康体养生等多个方面。
不仅如此,海南省作为海洋资源大省,发展邮轮游优势明显,近年来邮轮旅游更是迈入了发展的黄金机遇期。三亚凤凰岛国际邮轮港自2007年正式通航以来,嘉年华、皇家加勒比、歌诗达及丽星等世界知名邮轮公司的邮轮都曾到访三亚。去年,海南更加入了香港旅游发展局发起的“亚洲邮轮基金专案”,通过建立策略性区域联盟,透过资助邮轮公司推广旅游产品,增加区内航线及航次,吸引更多旅客选择邮轮旅游。
安居赏玩中的新乐趣
近年来,旅游地产的概念渐入人们视野,绚烂的美景、怡人的气候、淳朴的民风、厚重的文化及“慢生活”的度假氛围都成为人们在旅游胜地购房置业的重要元素,而拥有着丰富景观资源的海南在旅游地产行业可谓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此次海南旅游地产精品馆的建立有望成为本届休博会的一大亮点,展馆将重点凸显海南特色,展示精品楼盘,将海南旅游地产推向西北乃至全国市场。
事实上,此次由海南日报报业集团带领的海南地产军团是继重庆、北京、哈尔滨、西安等房产推介之后的第十二站海南房产岛外营销活动。凭借着丰富的组织经验和成熟的地产项目,海南旅游地产精品馆即将开启“我的海南,我的家”海南房产千人大团购活动、“购房有奖,观展有礼”百万豪礼大回馈、“2015,请到海南深呼吸”海南旅游资源专场推介等多个主题活动,期望在兰州掀起海南地产大团购热潮,并通过强大的促销攻势,为海南楼市增添新的活力。
此次海南旅游地产精品馆的建立,不仅仅是为观展群众提供海南旅游置业的多样选择,更重要的是为广大市民呈现更全面的现代休闲生活方式。除了美景美房外,展馆更有美食美物相伴。菠萝蜜、番石榴、榴莲、芒果、莲雾等水果可以让观展群众在展馆内就能“品尝”到热带风情,同时还有质坚纹美、不裂不翘、不漆而亮的珍贵海南黄花梨手串供人赏玩。据了解,黄花梨虽易成活,但极难成才。海南黄花梨木质坚实,色泽鲜艳,纹理清晰,在结巴处呈现的美丽花纹即行家所称的“鬼脸”颇具特色,具有很高的收藏价值,加上其独有的浓郁异香更是让其“木中黄金”之誉名不虚传,相信它的现身,也会为整个展会带来别样的精彩。
远离尘嚣,闻香品茗,悠闲生活不过如此,相信本届休博会将带领你感受一番新的生活情趣。
一带一路上的新体验
2013年9月和10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出访中亚和东南亚国家期间,先后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大倡议,得到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作为“丝绸之路经济带”黄金段的甘肃省及作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门户的海南省将在“一带一路”战略构想提出后,首次跨省联动,立足本次休闲博览会,发挥各自优势,突出发展特色,真诚合作,携手并进,实现经济、文化、资源的互通交流,为推进“一带一路”战略作出新的贡献。
本届休博会期间,海口市中国旅行社将与甘肃省中国旅行社进行“一带一路,跨省联动”琼甘旅游营销联盟暨合作协议签订仪式,这将意味着海南旅游地产精品馆将成为两地旅游企业合作的重要平台。两地旅游互为推介,对甘肃而言,通过此次合作更能让我省诸多“藏在深闺人未识”的旅游景点提高知名度,顺利走出去。对两地城市及市民来说,也可以通过本次休博会,拥有全新的休闲体验,实现进一步沟通交流,增进了解,在互利互信中共同发展进步。
身未动,心已远。人生短短数十载,征途中,只顾奋力向前,也许会忘记欣赏沿途风景。对我们而言,摆脱一切束缚,在放松中探寻最本真的自我,呼吸着新鲜空气,拍拍一身尘土,再次踏上旅途,也许这才是休闲的真谛。7月17日至20日,让我们一起走进2015中国西部(兰州)休闲博览会,把握释放自我的机会,感受生活带给我们的重重惊喜。
本报兰州4月23日讯(记者刘健)今天上午,兰州新区“一带一路”中俄文化交流中心暨采列捷利艺术馆项目签约揭牌仪式在兰州举行。省委常委、副省长李荣灿会见俄罗斯艺术科学院主席、著名艺术家采列捷利·祖拉布·康斯坦丁诺维奇等俄罗斯艺术家,并出席签约仪式。
李荣灿代表省委、省政府对采列捷利一行的到来表示欢迎。他说,俄罗斯文化艺术底蕴深厚,在全球范围内有着重要的影响力,诞生了许多优秀的世界文化艺术珍品。近年来,中俄两国文化艺术交流频繁,举办了很多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交流活动。这次中俄文化交流中心落户兰州新区,是俄罗斯艺术界人士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一次重要合作,为我省与俄罗斯进一步深化文化艺术交流翻开了崭新一页。
采列捷利表示,愿通过中俄文化交流中心项目进一步推动中俄间的文化艺术往来。下一步,他还将在俄罗斯举办中国留学生作品展等活动,向俄罗斯人民展现中国留学生高水准的艺术成就。
俄罗斯驻华大使安德烈·杰尼索夫为项目的签约发来贺信。
推动文化交流合作 促进“一带一路”建设
——重温习近平关于“一带一路”和文化建设的重要论述
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是目前我国政府举办的唯一以“一带一路”文化交流为主题的高端论坛和文化展示平台,是“一带一路”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甘肃重大的战略机遇。值此首届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开幕之际,本报重温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关于“一带一路”和文化建设的重要论述,以飨读者。
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是一项造福沿途各国人民的大事业
这片土地,是古丝绸之路经过的地方,曾经为沟通东西方文明,促进不同民族、不同文化相互交流和合作作出过重要贡献。东西方使节、商队、游客、学者、工匠川流不息,沿途各国互通有无、互学互鉴,共同推动了人类文明进步。
为了使我们欧亚各国经济联系更加紧密、相互合作更加深入、发展空间更加广阔,我们可以用创新的合作模式,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这是一项造福沿途各国人民的大事业。加强政策沟通、道路联通、贸易畅通、货币流通和民心相通。
——2013年9月7日,习近平在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耶夫大学的演讲
积极推动中外文明交流互鉴
中华文明有着5000多年的悠久历史,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发展壮大的强大精神力量。我们的同胞无论生活在哪里,身上都有鲜明的中华文化烙印,中华文化是中华儿女共同的精神基因。希望大家继续弘扬中华文化,不仅自己要从中汲取精神力量,而且要积极推动中外文明交流互鉴,讲述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促进中外民众相互了解和理解,为实现中国梦营造良好环境。
——2014年6月6日,习近平会见第七届世界华侨华人社团联谊大会代表时的讲话
共享机遇、共迎挑战共同发展、共同繁荣
中国愿同东盟国家加强海上合作,使用好中国政府设立的中国-东盟海上合作基金,发展好海洋合作伙伴关系,共同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中国愿通过扩大同东盟国家各领域务实合作,互通有无、优势互补,同东盟国家共享机遇、共迎挑战,实现共同发展、共同繁荣。
——2013年10月3日,习近平在印度尼西亚国会的演讲
丝绸之路是历史留给我们的伟大财富
2013年,我提出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倡议。3年来,“一带一路”建设在探索中前进、在发展中完善、在合作中成长,得到沿线国家和地区的广泛认同。沿线国家和地区聚焦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不断深化合作,在多个方面取得积极成果。
丝绸之路是历史留给我们的伟大财富。“一带一路”倡议是中国根据古丝绸之路留下的宝贵启示,着眼于各国人民追求和平与发展的共同梦想,为世界提供的一项充满东方智慧的共同繁荣发展的方案。中国愿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一道,在自愿、平等、互利原则基础上,携手构建务实进取、包容互鉴、开放创新、共谋发展的“一带一路”互利合作网络。中国愿秉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发展规划对接为基础,以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为纽带,以互联互通、产能合作、人文交流为支柱,以金融互利合作为重要保障,积极开展双边和区域合作,努力开创“一带一路”新型合作模式。
——2016年6月22日,习近平在塔什干乌兹别克斯坦最高会议立法院的演讲
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
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在5000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党和人民伟大斗争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我们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不断增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精神力量。
一个没有文化自信的民族,即便拥有强大的经济实力、军事实力、人口资源实力,也难免会成为他人精神上的附庸,遭受文化上的奴役,最终丧失自我、迷失方向。
文明特别是思想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无论哪一个国家、哪一个民族,如果不珍惜自己的思想文化,丢掉了思想文化这个灵魂,这个国家、这个民族是立不起来的。
全党要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当今世界,要说哪个政党、哪个国家、哪个民族能够自信的话,那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民族是最有理由自信的。有了“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的勇气,我们就能毫无畏惧面对一切困难和挑战,就能坚定不移开辟新天地、创造新奇迹。
——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一带一路”是互利共赢之路
千百年来,丝绸之路承载的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精神薪火相传。中阿人民在维护民族尊严、捍卫国家主权的斗争中相互支持,在探索发展道路、实现民族振兴的道路上相互帮助,在深化人文交流、繁荣民族文化的事业中相互借鉴。
实现民族振兴的共同使命和挑战,需要我们弘扬丝绸之路精神,为发展增动力,为合作添活力,不断深化全面合作、共同发展的中阿战略合作关系。弘扬丝路精神,就是要促进文明互鉴,就要尊重道路选择,就要坚持合作共赢,就要倡导对话和平。
“一带一路”是互利共赢之路。中国同阿拉伯国家因为丝绸之路相知相交,是共建“一带一路”的天然合作伙伴。中阿双方应该坚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打造中阿利益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
——2014年6月5日,习近平在中阿合作论坛第六届部长级会议开幕式上的致辞
把“一带一路”建设推向前进
总结经验、坚定信心、扎实推进,聚焦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聚焦构建互利合作网络、新型合作模式、多元合作平台,聚焦携手打造绿色丝绸之路、健康丝绸之路、智力丝绸之路、和平丝绸之路,以钉钉子精神抓下去,一步一步把“一带一路”建设推向前进,让“一带一路”建设造福沿线各国人民。
——2016年8月17日,习近平在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
不是中国一家的独奏而是沿线国家的合唱
“一带一路”建设秉持的是共商、共建、共享原则,不是封闭的,而是开放包容的;不是中国一家的独奏,而是沿线国家的合唱。“一带一路”建设不是要替代现有地区合作机制和倡议,而是要在已有基础上,推动沿线国家实现发展战略相互对接、优势互补。
“一带一路”建设不是空洞的口号,而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实际举措,将给地区国家带来实实在在的利益。在有关各方共同努力下,“一带一路”建设的愿景与行动文件已经制定,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筹建工作迈出实质性步伐,丝路基金已经顺利启动,一批基础设施互联互通项目已在稳步推进。
——习近平在海南博鳌亚洲论坛2015年年会开幕式上的演讲
分享中国发展机遇共同繁荣
中国的发展得益于国际社会,也愿为国际社会提供更多公共产品。我提出“一带一路”倡议,旨在同沿线各国分享中国发展机遇,共同繁荣。丝绸之路经济带一系列重点项目和经济走廊建设已经取得重要进展,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正在同步推进。
中国倡导的新机制新倡议,不是为了另起炉灶,更不是为了针对谁,而是对现有国际机制的有益补充和完善,目标是实现合作共赢、共同发展。中国对外开放,不是要一家唱独角戏,而是要欢迎各方共同参与;不是要谋求势力范围,而是要支持各国共同发展;不是要营造自己的后花园,而是要建设各国共享的百花园。
——2016年9月3日,习近平在杭州B20峰会上的演讲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中华文化繁荣兴盛
文化是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力量。人类社会每一次跃进,人类文明每一次升华,无不伴随着文化的历史性进步。中华民族有着5000多年的文明史,近代以前中国一直是世界强国之一。在几千年的历史流变中,中华民族从来不是一帆风顺的,遇到了无数艰难困苦,但我们都挺过来、走过来了,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世世代代的中华儿女培育和发展了独具特色、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为中华民族克服困难、生生不息提供了强大精神支撑。
历史和现实都证明,中华民族有着强大的文化创造力。每到重大历史关头,文化都能感国运之变化、立时代之潮头、发时代之先声,为亿万人民、为伟大祖国鼓与呼。中华文化既坚守本根又不断与时俱进,使中华民族保持了坚定的民族自信和强大的修复能力,培育了共同的情感和价值、共同的理想和精神。
没有中华文化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一个民族的复兴需要强大的物质力量,也需要强大的精神力量。没有先进文化的积极引领,没有人民精神世界的极大丰富,没有民族精神力量的不断增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可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中华民族在长期实践中培育和形成了独特的思想理念和道德规范,有崇仁爱、重民本、守诚信、讲辩证、尚和合、求大同等思想,有自强不息、敬业乐群、扶正扬善、扶危济困、见义勇为、孝老爱亲等传统美德。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很多思想理念和道德规范,不论过去还是现在,都有其永不褪色的价值。我们要结合新的时代条件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和弘扬中华美学精神。中华美学讲求托物言志、寓理于情,讲求言简意赅、凝练节制,讲求形神兼备、意境深远,强调知、情、意、行相统一。我们要坚守中华文化立场、传承中华文化基因,展现中华审美风范。
——习近平在全国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
邓文宽 著 薛英昭 责编$$ 甘肃教育出版社2002年9月出版$$ 甘肃教育出版社汇集十几位海峡两岸敦煌学研究者的专 著和论集,一起出版,集中体现了近20年来中国敦煌学各个方 面的研究成果。这些著作 既是上个世纪敦煌学的总 结,也是二十一世纪敦煌 学的起点,昭示着新世纪 敦煌学的方向。$$ 《敦煌吐鲁番天文历法 研究》是该套丛书中的一 部,由邓文宽著。书中所收 文章分为七组:第一组基 本属于天文星占学范畴; 第二组偏重于敦煌历史的 全面性论述;第三组是关 于敦煌历日的具体问题或 个案研究;第四组是黑城 所出几件残历日的年代考 定与释证;第六组是关于 简牍研究的几篇文字;第 七组为附录。
本报记者朱婕 秦娜
作为两届全国政协委员,近十年的履职过程中,省社科院研究员、历史研究所原所长郝树声一直在为“甘肃简牍博物馆”奔走呼吁。
我省是汉简大省,先后出土汉简30多批次,6万多枚,占全国出土汉简总数的82%以上。特别是1987年发现的悬泉置遗址,出土了大量汉代简牍,再现了丝绸之路曾经的忙碌与繁华,弥补了史书记载的缺失。
“悬泉置遗址始自西汉,是邮驿和官方的接待机构。凡是中亚、西亚和南亚次大陆的使节到中原来或是我们中原王朝的汉代使节往西走,都会经过这里。这些接待活动在简牍中都有记录,形成了最原始的档案,生动、鲜活地记录了当时国家间的互相交往。”郝树声委员介绍说,比如汉简中关于康居的记载,集中反映了两千多年前中国汉朝政府同中亚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等地区的友好交往;关于大宛的记载,则反映了当时汉王朝同乌兹别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等地区的友好交往等。
这些跨越千年的汉简,是中国和丝路沿线国家友好交往的见证和记录。国家和省上十分重视这批汉简的保护利用。2012年,省委省政府决定建立甘肃简牍博物馆,目前已在兰州市划拨了建馆用地,但建馆资金还有很大缺口。
“研究利用好汉简的文化资源,有着重要的历史和现实意义。”今年参加全国政协十二届五次会议,郝树声委员提交了《支持甘肃简牍博物馆建设》的提案。参加小组讨论时,她大声呼吁,希望国家有关部门支持甘肃简牍博物馆的建设,为“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讲好中国故事。
(本报北京3月9日电)
讲好丝路故事 做活甘肃文章——热烈祝贺第五届敦煌行·丝绸之路国际旅游节开幕
本报评论员
“畅游绚丽甘肃、发展丝路旅游。”丝路古城嘉峪关,迎来了第五届敦煌行·丝绸之路国际旅游节。这是我省经济文化生活的一件大事,也是服务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促进旅游产业发展、扩大甘肃旅游品牌国家影响力和国际传播力的一项盛事。我们对旅游节的开幕,表示热烈祝贺。
“一带一路”,是国家层面的重大部署,也是甘肃发展的重大机遇。作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甘肃正在抢抓机遇,更加有力地融入国家“一带一路”建设的大战略,倾力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甘肃黄金段,不断开创对外对内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局面。敦煌行·丝绸之路国际旅游节,作为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唯一一个以“丝绸之路”命名的常设性旅游节庆活动,无疑是很好的对外合作交流平台,承载着重要使命。本届节会突出“一带一路”主题,举办丝绸之路旅游媒体对话会,邀请境内外百家新闻媒体共同探讨丝路旅游合作发展,形成旅游节“一节、一会、一展”的常态化格局,必将对促进甘肃乃至西北地区旅游发展及与国际交流合作产生重大推动作用,对进一步开展务实合作拓展交流渠道,奠定合作基础。
旅游兴,文化兴,经济兴。举办敦煌行·丝绸之路国际旅游节,是推动我省从旅游资源大省向旅游大省转变,助推甘肃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的重大举措。敦煌行·丝绸之路国际旅游节连续举办四届,已经逐渐成为甘肃旅游与境内外旅游市场进行多层次、宽领域、全方位合作与交流的有效平台,在拉动旅游经济增长、促进旅游基础设施改善、带动旅游项目建设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本届节会,还将成立由12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共同发起组成的丝绸之路旅游推广联盟。发挥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各省份联动作用,建立起“整体联动、资源共享、信息互换、品牌共建、优势互补”的联盟宣传推广模式,树立区域旅游的整体形象,促进丝绸之路旅游品牌建立,从而带动全省旅游业的转型升级和提质增效,为建设幸福美好新甘肃提供强劲动力。
丝绸之路,一端连着历史,一端指向未来;一端连着甘肃,一端连着世界。让我们以旅游节为契机,把丝路的故事讲好,把甘肃的文章做活。让开放的甘肃,张开怀抱拥抱世界,迎接更加美好的未来。
讲好丝路故事 做活甘肃文章——热烈祝贺第五届敦煌行·丝绸之路国际旅游节开幕
本报评论员
“畅游绚丽甘肃、发展丝路旅游。”丝路古城嘉峪关,迎来了第五届敦煌行·丝绸之路国际旅游节。这是我省经济文化生活的一件大事,也是服务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促进旅游产业发展、扩大甘肃旅游品牌国家影响力和国际传播力的一项盛事。我们对旅游节的开幕,表示热烈祝贺。
“一带一路”,是国家层面的重大部署,也是甘肃发展的重大机遇。作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甘肃正在抢抓机遇,更加有力地融入国家“一带一路”建设的大战略,倾力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甘肃黄金段,不断开创对外对内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局面。敦煌行·丝绸之路国际旅游节,作为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唯一一个以“丝绸之路”命名的常设性旅游节庆活动,无疑是很好的对外合作交流平台,承载着重要使命。本届节会突出“一带一路”主题,举办丝绸之路旅游媒体对话会,邀请境内外百家新闻媒体共同探讨丝路旅游合作发展,形成旅游节“一节、一会、一展”的常态化格局,必将对促进甘肃乃至西北地区旅游发展及与国际交流合作产生重大推动作用,对进一步开展务实合作拓展交流渠道,奠定合作基础。
旅游兴,文化兴,经济兴。举办敦煌行·丝绸之路国际旅游节,是推动我省从旅游资源大省向旅游大省转变,助推甘肃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的重大举措。敦煌行·丝绸之路国际旅游节连续举办四届,已经逐渐成为甘肃旅游与境内外旅游市场进行多层次、宽领域、全方位合作与交流的有效平台,在拉动旅游经济增长、促进旅游基础设施改善、带动旅游项目建设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本届节会,还将成立由12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共同发起组成的丝绸之路旅游推广联盟。发挥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各省份联动作用,建立起“整体联动、资源共享、信息互换、品牌共建、优势互补”的联盟宣传推广模式,树立区域旅游的整体形象,促进丝绸之路旅游品牌建立,从而带动全省旅游业的转型升级和提质增效,为建设幸福美好新甘肃提供强劲动力。
丝绸之路,一端连着历史,一端指向未来;一端连着甘肃,一端连着世界。让我们以旅游节为契机,把丝路的故事讲好,把甘肃的文章做活。让开放的甘肃,张开怀抱拥抱世界,迎接更加美好的未来。
本报记者朱婕 秦娜
作为两届全国政协委员,近十年的履职过程中,省社科院研究员、历史研究所原所长郝树声一直在为“甘肃简牍博物馆”奔走呼吁。
我省是汉简大省,先后出土汉简30多批次,6万多枚,占全国出土汉简总数的82%以上。特别是1987年发现的悬泉置遗址,出土了大量汉代简牍,再现了丝绸之路曾经的忙碌与繁华,弥补了史书记载的缺失。
“悬泉置遗址始自西汉,是邮驿和官方的接待机构。凡是中亚、西亚和南亚次大陆的使节到中原来或是我们中原王朝的汉代使节往西走,都会经过这里。这些接待活动在简牍中都有记录,形成了最原始的档案,生动、鲜活地记录了当时国家间的互相交往。”郝树声委员介绍说,比如汉简中关于康居的记载,集中反映了两千多年前中国汉朝政府同中亚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等地区的友好交往;关于大宛的记载,则反映了当时汉王朝同乌兹别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等地区的友好交往等。
这些跨越千年的汉简,是中国和丝路沿线国家友好交往的见证和记录。国家和省上十分重视这批汉简的保护利用。2012年,省委省政府决定建立甘肃简牍博物馆,目前已在兰州市划拨了建馆用地,但建馆资金还有很大缺口。
“研究利用好汉简的文化资源,有着重要的历史和现实意义。”今年参加全国政协十二届五次会议,郝树声委员提交了《支持甘肃简牍博物馆建设》的提案。参加小组讨论时,她大声呼吁,希望国家有关部门支持甘肃简牍博物馆的建设,为“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讲好中国故事。
(本报北京3月9日电)